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 2. 如图漫画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不能读出的是(  ) 
              A.美日争夺瓜岛,日本被迫从瓜岛撤离
              B.盟军登陆西西里岛,墨索里尼政府垮台
              C.被困于突尼斯的德意军队投降,北非战争结束
              D.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库尔斯克战役沉重打击德国
            • 3. 二战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对加速二战胜利有重要意义。以下战役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 4.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英、苏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
              B.领导美国应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
              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
              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 5. 对于历史事件的概括和命名,很容易引起争议。对以下20世纪历史事件的概括,下列说法中争议最少的可能是(  )
              A.帝国主义战争
              B.抗日战争
              C.两次世界大战
              D.殖民体系瓦解
            • 6.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战争如影随形,争取和平的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1914年之前曾说到,他那一代预期“全世界的生活将会变得更为理性、更为人道和更为民主……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会让人类变得更富裕……所有这一切都会和平的发生。”(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美)谢尔曼等材料二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罗斯福总统发表演说,就自己的想法放了一个试探气球。他说:在世界上横行霸道的瘟疫,现在蔓延开了;爱好和平的国家应该同世界各国一致行动起来,防止疫症蔓延。可是他的演说在国内引来的却是一片反对声。报上的评论、私人的来信,都骂他是战争贩子:“把侵略者隔离起来吗?”“这种口吻太像威尔逊了!”罗斯福后来告诉一个朋友说:“你一心想领导人们前进,回头一看,跟着的却一个也没有。真可怕啊!”罗斯福确实变得小心多了。他不像丘吉尔那样,在茫茫黑夜中独自大声疾呼,他必须留在比武场上继续奋战,不让群众意见与自己距离太大。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民众群情激愤,一致支持政府对法西斯国家宣战。
              --摘编自威康•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1)结合18世纪以来的西方历史,分析材料二中汤因比为什么在1914年前会有那样的预期梦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粉碎了这种梦想”,请从全球化视野分析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全面侵华后美国民众反对卷入战争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38年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罗斯福政府针对法西 斯侵略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这些行动起到什么作用。
            • 7.

              罗伯特·杰克逊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给我们的警戒包括

              ①尽力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

              ②帝国主义是现代战争根源

              ③必须不断更新军事观念

              ④各国人民应团结一致,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

              在国际关系中,大国意志往往左右着国际关系的发展。下列史实中明显带有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慕尼黑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 9.
              【题文】【24分】二十世纪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主要体现在美国、日本、中国的关系上,而美国在其中居主导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巴黎和会上,美国总统威尔逊说:“我们参加世界战争主要目的是维持条约的神圣,中日两国既有1915年的中日协定于前,又有1918年换文于后,在这种情况下,山东问题似无法变更。
              (华盛顿会议)经过两个半月的讨价还价,中国获得的成果有:修改关税率,从现行的名义5%,改为实值税率5%。其后,在一个特别委员会认可下,中国开征附加税。日本撤销“二十一条”要求中之第五款,即废除此条中实际要把中国变成日本保护国的各项要求。日本同时放弃其它一些特惠权。实际是由“九国公约”取代日中双方原订之“二十一条”。英国放弃了威海租借地。法国同意归还广州湾租借地。特别是在山东问题上,按中日双方《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将胶州湾德国原租借地交还中国,日本军队撤出山东;日本将胶济铁路交还中国……按协定日本于1922年12月10日向中国移交了胶济铁路。
              ——《华盛顿会议上中国外交的教训》
              (1)材料一中,在巴黎和会上美国对山东问题持何态度?(2分)巴黎和会是如何处理山东问题的?(2分)
              (2)依据材料一简要归纳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争得的权益。(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回答中国为什么能够争得这些权益?(4分)
              材料二:1941年8月,大西洋会晤中丘吉尔建议罗斯福发表一个照会,表示:“日本向太平洋西南地区的任何程度的进一步推进,将会造成美国政府被迫采取反击措施,甚至导致美国和日本发生战争的局势。”罗斯福私下的反应是:“他(丘吉尔)要我们支持他。现在他对东方---香港、马来西亚、印度、缅甸很不放心。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拒绝他的恐吓日本的坚决要求,因为我们尽一切可能不给日本有进攻我们的借口。”
              (3)材料二中,为什么罗斯福要拒绝丘吉尔的建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来什么事件使美国卷进了世界大战?用史实说明该事件发生后,美国对日本和中国政策的调整情况。(5分)
              材料三:1950年1月12日,艾奇逊在谈到美国的亚洲政策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美国的防区(即远东军事包围圈)“自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到琉球群岛(指台湾)”自“琉球群岛起,到菲律宾。”
              ——《二十世纪美国史》
              (4)为实现材料三中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和日本各采取了什么措施?(3分)
              (5)以上材料反映了美国处理与中国和日本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分)
            • 10. 【题文】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立的共同途径是
              A.把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斗争转化为人民民主革命
              B.把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与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相结合
              C.使用革命暴力从资产阶级手中夺权
              D.走与俄国十月革命完全相同的道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