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两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共同原因包括(  )
              ①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及其扩张
              ③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④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材料:进入21世纪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的总趋势,但这种发展面临着挑战,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 法西斯恐怖势力,到处侵略扩张,并最终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西斯主义(恐怖组织)严重破坏和平与发展,请举例说明。

              (2) 面对法西斯势利的侵略,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的对策?1942年前后世界反法西斯斗争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3)二战后,针对20世纪上半期的动荡,国际社会为促进和平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各举一列说明。

            • 3. “修昔底德陷阱”,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运用所学的史实,对上述说法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对上述说法进行肯定、否定或提出新的说法,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飞机的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飞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 5.

              【加试题】2016年8月,奥运会在南美洲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奥运圣火为什么要先去奥林匹亚遗址点燃,再加以传递?并简要说明奥林匹亚遗址在古希腊的主要功能。




              材料二 回顾1896年首届奥运会以来的现代奥运会历史,也有不幸的一面:有第5(柏林)、12(东京)、13(伦敦)三届奥运会被迫停办(仍计入届次);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发生了由美国倡议、61个国家加入的奥运史上最大“抵制事件”,抗议前苏联入侵阿富汗。为此,前苏联纠集其东欧盟友在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回敬了美国。

                 ——新华网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年份的重大事件,分别扼要分析三届奥运会停办、两届奥运会受“抵制”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简述现代奥运会需要传承和发扬的价值。

            • 6. 两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对法国进攻的相似之处是(  )
              A.迫使法国东西两线作战
              B.法国一直被动应战
              C.绕道比利时进攻法国
              D.进攻取得巨大成功
            • 7.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相似表现有(  )
              ①利用中立大发战争财     
              ②为捞取战利品而参战     
              ③参战加剧了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    
              ④参战加速了战争的结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统计表
              战  争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
              人口
              新式武器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次
              世界大战
              30多个 400万平方公里 15亿 飞机、坦克、潜艇等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
              世界大战
              61个 2200万平方公里 17亿 原子弹等 9000多万 40000亿美元
              材料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指出20世纪前半期战争的新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20世纪后半期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对比材料一与材料二,20世纪前半期与后半期的世界形势的主流有何不同?
            • 9. 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活动最终打破了20世纪20年代使世界远离暴力的国际合作框架。它们被称为“修正主义国家”,这样称呼是因为它们修正或推翻了一战后和平的条款。为了扩大全球影响,修正主义国家重整军备,占领那些对它们来说必须征服的至关重要的地区。同盟国默认这些修正主义国家最初的侵略行动。——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世界上90%的人的和平、自由和安全,受到了其余10%的人们的危害,他们正在威胁着要打碎国际秩序和法律。愿意生活在法律之下以及根据若干世纪以来用普遍所接受的道德标准来生活的那90%的人们,一定能而且必须找到使他们的愿望得到实现的途径……”。 ——1937年10月5日罗斯福著名的芝加哥“防疫”演说

              下列是美国社会对“防疫”演说的反应:

              《华尔街日报》直截了当地警告罗斯福:“总统,停止煽动战争!”

              《商业周刊》认为罗斯福是在“煽起日本人进行军事报复。……防疫意味着战争”。

              劳联作出决议:“美国工人拒绝卷入欧洲战争或亚洲战争中去。”

              商界提醒罗斯福:“美国对中国的一年贸易额,还抵不上美国与日本打一个星期仗的战争费用”。

              和平主义者发起了一个征集2500万人签名的“使美国置身战争之外”的运动。

              ………

              1941 年12月7日清晨7时55分,美国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落下第一颗炸弹。事后,史汀生(时任美国陆军部长)说:“自我束缚的巨人得到了自由。”

              材料三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30年代“修正主义国家”分别在欧、亚、非的军事行动。并指出“同盟国”的对策。

              (2)依据材料二归纳哪些因素限制了“巨人的自由”?并结合所学,概括“巨人的自由”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产生的重大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黑兰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

            • 1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815-1914年的百年间,大国间的战争几乎都不出自家门前的区域。……但是这一切,到了1914年都改变了……      ——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1914~1991》

              材料二 1918年的欧洲不同于1914年的欧洲,就像1815年的欧洲不同于1789年的欧洲一样······在这革命的紧要关头,许多欧洲人都期待美国的威尔逊和苏俄的列宁这两位非欧洲人的指导。——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30年代国际局势的发展,有三种趋向。一种是以苏联为首的世界人民同西方民主国家结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制止法西斯侵略,推迟和避免世界大战的发生……第二种法西斯势力同西方民主国家暂时达成妥协,法西斯国家不断蚕食中小国家,并在向英法开战之前首先进攻苏联……第三种是苏联孤立自保,希特勒实现声东击西,在进攻苏联之前首先进攻西欧国家。——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三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4年后的战争特征是什么?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改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918年的欧洲政治格局与1914年的欧洲有何不同?威尔逊和列宁给欧洲人带来了什么样的指导?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趋向相吻合?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进程的主要事件。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