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政治演说往往是正义与邪恶交错,真理与谎言相融,成为鼓动、演说者渲染和辅佐政治的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
              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
              3……尽可能地消除一切经济壁垒,建立平等的贸易条件。
              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的最低限度。
              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地调整……殖民地人民与当地代管政府有政治上的自治权。
              为了大小国家都能互相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威尔逊1918年1月8日在美国国会的演说
              材料二
              若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尽我们的全力,尽上帝赋予我们的全部力量去作战,对人类黑暗、可恶的罪恶史上空前凶残的暴政作战。若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不惧一切恐怖,不论……如何艰苦,去夺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丘吉尔1940年5月13日在英国下院的演说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威尔逊演说的内容在《凡尔赛和约》中的实践情况。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丘吉尔演说的背景,结合史实说明英国“在陆上、海上、空中作战”的成效。
            •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德意志共和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从一开始就蒙上了耻辱的阴影,在左右两派的心目中都是一个畸形儿。这个先天不足的畸形儿经受不住经济危机的打击。饱受失业和破产的中下层群众对现实极端不满,渴望出现‘救星’。”

                                                                                                                                                      ——吴于廑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二: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人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材料三: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德国“继承的是战败的苦果”,试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这些苦果对德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试举例说明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是怎样“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的”。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 1938年 10月 3日张伯伦在下议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英国对德国实行的不同政策。

              (2)两种政策分别带来了怎样的后果?你从中得到什么认识?

            • 4. 世界主要大国的态度、行为对二战爆发和结束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昨夜签订的协定……构成两国人民愿望永不再投入彼此之间战争的象征。我们业已决定采取协商的办法来处理可能有关我们两国的一切其他问题……从而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

               ——《英德宣言》(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

                 材料二  他(希特勒)还同尚未准备好与德国作战并对西方失去了信心的苏联达成了协议。苏联正想吞并波兰、波罗的海诸国和芬兰的部分领土。在希特勒入侵波兰时,苏联也发动了他们自己践踏《凡尔赛和约》的战争。

              ——皮特·N.斯特恩斯等《全球 文明史(第三版)》

                 材料三  出席会议的各大国同意如下:

              (四)注意到“霸王战役”应于1944年5月发动,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此项战役应在登陆器材的数量允许的比例范围内着手准备。 

              (五)三国军事参谋官员鉴于欧洲的战役一触即发,同意从此须继续密切联系。         ——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1943年12月1日)

              (1)请写出材料一中“协定”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协定是否“对欧洲的和平作出贡献”?(4分)

              (2)希特勒与苏联达成的“协议”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愿意达成此协议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德黑兰会议对打败德国法西斯的重要贡献。(2分)

            • 5. 某记录二战经典战役的著作有如下目录(部分):晴天霹雳——波兰闪击战;短兵相接——斯大林格勒战役;火海拉锯——瓜岛争夺站;铁甲搏杀——□□□□;摧枯拉朽——柏林会战。在□□□□填入的战役最合理的是
              A.莫斯科战役
              B.偷袭珍珠港
              C.库尔斯克会战
              D.诺曼底登陆
            • 6. 下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 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瘙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是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说的话反映了美国当时的心态
              C.此图反映了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对当时形势发展的正确判断
            • 7.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正义战争,对战后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慕尼黑协定规定:将苏台德地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

              张伯伦回到伦敦,站在唐宁街10号的阳台上对群众说,他“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唐宁街了”“这就是我们和平时代的和平”。                    ——《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英军节节败退,英国政府正式向中国政府请求迅速派兵入缅协同英军作战。中国政府即派出10万远征军入缅,后又不断增兵。由于中国战场和印、滇、缅战场牵制日军达130万之众,使日军无法调往太平洋,大大减轻了美国的压力。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三  1943年11月,同盟国(中美英)召开三国首脑会议,讨论中国和亚洲有关重大军事、政治问题,包括联合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 —摘编自军事科学院《中国抗日战争史》

              材料四  1943年10月,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它们将彼此协商,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进行协商,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                                

              ——摘编自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请回答:

              (1)    慕尼黑协定是英法推行什么政策的产物?(2分)英法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2分)张伯伦真的给英国和欧洲带来了和平吗?为什么?(2分)

              (2)    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的直接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为什么能以大国身份参加此次会议。(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会议的重大成果及成果内容。(4分)

              (4)依据材料四分析《四国宣言》的主要目的。(2分)其基本宗旨在战后是如何落实的?(2分)

              (5)依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正确解决当今国际社会所面临重大问题的认识。(2分)

            • 8. 26、某校举办了一次历史小报展览,有一位同学在小报中有下列一段叙述,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的叙述中有几处史实性错误?

              1939 年 9 月 1日,德军突袭苏联, 9 月 3 日,英法对德宣战, 第二次世 界大战全面爆发。1942年7月,德军进攻苏联南方的战略要地列宁格勒,苏军进行了殊死的抵抗,1943年2月,苏军取得战略胜利。1943年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确定了对德作战的方针;会后英美联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1945年5月,美军攻占柏林,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A.1处错误
              B.2处错误
              C.3处错误
              D.4处错误
            • 9. 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嚣张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
            • 10. 二战开始后,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的是(  )
              A.敦刻尔克大撤退
              B.不列颠之战
              C.对波兰的进攻
              D.莫斯科保卫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