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列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先进科技与战役不相匹配的史实是(  )
              A.凡尔登战役中德军出动了飞机和飞艇,使用了毒气弹
              B.日德兰海战被称为“大炮巨舰的高峰”
              C.不列颠之战中德军使用了高射炮与雷达设施
              D.在普罗霍罗夫卡地区发生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
            • 2. 1939年4月起,英、法、苏三国就缔结同盟条约展开谈判,但最终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结果。这种结局(  )
              ①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归于失败  
              ②不利于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③进一步扩大了英法与苏联之间的矛盾       
              ④促使苏联推行避战自保的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1936年,当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买武器时,国联却以23票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一事实(  )
              ①表明法西斯国家在国联中起重要作用 
              ②反映了国联的本质特点  
              ③表明了英法美的绥靖意图  
              ④反映了国际形势不利于埃塞俄比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德国法西斯处于战略优势地位的原因有(  )

              ①英、法推行绥靖政策,战备松懈 

              ②法西斯采取了闪电战的战术 

              ③英、法等国综合国力不及德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 5. 一位英国学者回忆道:“从德国电台中我起先只听到欢呼胜利的大喊大叫和恶毒的咒骂。希特勒相信宣传的力量,战争头两年里的成功超出了最大胆的期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之所以能如此成功,主要是因为(  )
              A.希特勒的宣传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B.德国狂热的民族主义所产生的力量
              C.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D.主要的反法西斯国家尚未联合起来
            • 6. 关于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7. 1941年英、美两国签署了《大西洋宪章》,宣布:“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不同意未经本民族同意的领土变迁”,“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对上述主张评价应该是①英美放弃了殖民扩张的政策②反映了反法西斯国家人民的共同愿望③英美暂时放弃了同苏联对抗的政策④成为建立反法西斯同盟的政治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8.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C.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 9. 1940年6月10日,罗斯福在弗吉尼亚大学演讲时愤怒地指责一个国家说:“1940年6月10日这一天,手持匕首的人从背后对他的邻居捅了一刀!”他指责的是
              A.德国采用闪电战,进攻波兰
              B.苏联趁火打劫,入侵波兰
              C.日本不宣而战,袭击珍珠港
              D.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 10.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发表了铀原子核裂变现象的论文,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和惠勒从理论上阐述了核裂变反应过程。匈牙利物理学家齐拉德•莱奥考虑到,一旦法西斯德国掌握原子弹技术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经他和另几位从欧洲移居美国的科学家推动,1939年由爱因斯坦写信给美国总统,建议研制原子弹。1941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1945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提出“引导和鼓励把原子能及未来的一切科学知识用于和平的和合乎人道精神的目的”。但杜鲁门又明确提出,成为一个军事大国是充当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因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是它的军事实力。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期间,杜鲁门曾试探斯大林:“美国已经拥有了一种威力巨大的新炸弹。”斯大林表面上反应平淡,但之后马上指示加紧推进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49年,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而在1948,美国储存的原子弹已经由13枚增加到50枚,极大地保持着对苏优势。
              --刘金质《冷战史(1945-1991)》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实施曼哈顿计划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子弹研制成功带来的历史影响。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