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按照《凡尔赛和约》的规定,德国解除了武装并向协约国集团赔偿巨额战债,军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激增,纳粹党适时提出了修改《凡尔赛和约》的主张。美国的退出使凡尔赛体系受到严重冲击,维护战后秩序的主要责任落在了英法肩上,两国由于战争消耗实力受到极大削弱,在维护体系稳定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
              --摘编自宋晨《凡尔赛体系的缺失与纳粹德国的崛起》
              材料二  德国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尤其严重,面对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形势,政府显得软弱无能。
              --摘编自尼尔•弗格森《世界战争一一二十世纪的冲突和西方的衰落》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德国法西斯发动二战的原因。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纳粹战犯在纽伦堡审判中受到了战争罪、反人道罪等罪行的判决。……从战后到2002年,德国的战后赔偿金额达到1040亿美元,……1985年,魏茨泽克总统把5月8日对于德国的纪念意义从“战败日”改为“胜利日”,“感谢盟军把我们从纳粹统治下解放出来”。1994年,德国总统赫尔佐克在勃兰特“惊世一跪”的20年后,对波兰再次道歉。……世界犹太人大会主席辛格说:“学校普遍进行纳粹大屠杀教育,正视历史,已经成为德国民族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
              --摘编自《人民网》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与一战后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战后德国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在哪些方面?
            • 2.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不断对凡尔赛体系发起挑战。日本于1934年12月宣布废除华盛顿海军协定,新一轮海军竞赛初露端倪。1935年上半年,随着罗马协定、伦敦声明、斯特莱沙阵线、法苏互助条约的缔结和达成,法国的结盟政采取得了显著成绩,法国在欧洲的地位得到相当的增强。自感力不从心的英国统治者苦于如何保住自己的海军优势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利益,主张在对德让步的前提下,通过谈判的方式与德国达成和解,对希特勒希望两国就海军力量进行谈判的提议倍感庆幸。英国政府经过反复磋商,决定接受德国代表提出的德国海军占英联邦各成员国海军总吨位3 5%的比例;德国潜水艇的总吨位可以相当于英联邦各成员国潜艇总吨位的45%,必要时可以达到100%.英国当时的掌权者担心如果错过机会,就“可能得不到比这更好的协定了”。德国海军司令指出:“这项海军协定对德国来说是一次政治上的胜利。”
              一一摘编自梁占军《19 35年英德海军协定的缔结与英法关系》,沈志华编《贺齐世荣先生八十华诞学术文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国同德国缔结海军协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1935年的英德海军协定。
            • 3. 德国历史充满着波折与艰辛,狂热与反思伴随着德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欧洲中部最大的国家,这片土地饱受古典音乐的浸润滋养,散发着古典哲学的理性光芒。这里曾经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祥地,以现代大学和科技发明闻名于世。
              (1)请完成下列填空。
              领 域成     就
              古典音乐德国贝多芬为纪念拿破仑•波拿巴而创作的①    
              是其代表作之一。
              科学理论1848年,②    
              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技术变革1866年,西门子发明了③    
              以 ④    为动力,德国人卡尔•本茨在1885年试制⑤    
              成功。
              材料二:2014年3月正在日本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9日在东京发表演讲时指出,正视历史在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中尤为重要,正视历史是德国重返国际社会的前提。
              (2)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指出德国在这次战争中所犯的罪行并用史实各举一例说明。请结合史实简要论述国际社会为此作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在1949年“杜塞尔多夫文件”中说:“没有……资本的流入,德国人民始终还在怀疑恢复国内经济的可能性。”沿着这一发展模式,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黄永祥《不要忘记德国》
              (3)概括材料三中二战结束后阿登纳时代(1949年当选为联邦德国第一任总理,1963年告别政坛)联邦德国经济快速恢复并创造连续十余年持续增长的“德国经济奇迹”的主要原因。
            • 4.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二战初期,德国法西斯接连侵占东欧、北欧和西欧各国。受此刺激,日本在1939年至1941年的三年时间里,对重庆先后实施了“100号作战”、“101号作战”和“102号作战”三次大规模的轰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侵略者实施的持续时间最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次残暴的非人道的战略轰炸,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
              --摘编自杨天石《战时国际关系》
                 材料二
                 从重庆大轰炸开始,美英等国使领馆和外侨财产就不断受到日本飞机的轰炸,美、英政府多次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美国还废除了《美日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并逐步强化了对日本的经济制裁。由于重庆人民英勇的反轰炸斗争,日本的战略企图始终没有得逞,中国的战时首都始终巍然屹立,从战略上阻止日军北侵苏联,拖延其发动太平洋战争的时间。
              一摘编自潘询《抗战时期重庆大轰炸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9-1941年期间日本对重庆实施大轰炸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重庆人民反轰炸斗争的作用。
            • 5. 中日关系在近代历史中一直处于侵略与被侵略的状态中,循着历史的轨迹揭开这段历史,从中汲取深刻的教训是我们今天的责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本自身有着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都没有的一些特点:(1)它自古以来是一种弱势文明,因而它善于模仿和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但却又毫无感恩报答之心;(2)日本文化中没有“绝对正义感”,更多的是功利主义,一切都从自己的实际利益出发;(3)日本文化中还有一种非理性的鄙外主义心态,……日本的鄙外主义其矛头往往首指中国。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下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日本侵华的重要事件及由此给中国领土主权带来的影响。(4分)
                 材料二  在1919年1月28日的辩论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发言。他以流利的英语慷慨陈词:“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之发祥之圣地。以经济言之,……人口既已稠密,竞存已属不易,其不容他国之侵入殖民,固无讨论之余地。”他把孔子比作耶稣,山东比作耶路撒冷,阐明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犹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以此争取西方代表的同情。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代表顾维钧的发言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简述山东问题是如何得到解决的?
                 材料三  1936年8月7日,首相、外相、陆相、海相、藏相召开“五相会议”,制定了《国策基准》这个文件提出:外交与国防相互配合,“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方海洋发展”。……
              --张建华《世界现代史》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制定《国策基准》的国际背景和目的,并指出1937年日本由此发动的侵华军事行动。
                 材料四  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阶段的中国抗日战争,
              在整个反法西斯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超过英法等国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日本外相松冈力主先北进而后南进,但多数人反对,理由是日本的大部分兵力正用于中国,北进实际上办不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侵略者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于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重得多。
              --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上卷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军民在1939年9月到1941年12月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材料五  根据军事法庭宪章,法庭有权审理三种犯罪:破坏和平罪、普通战争犯罪及违反人道罪。犯有这三种罪行的战犯通常分别被称为甲级战犯、乙级战犯和丙级战犯。……此次审判就是“东京审判”,中国派出法学界权威、立法院立法委员梅汝璈出任法官。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审判”是指哪一法庭?说明审判的法律依据是哪一国际公约?
            • 6. 观察漫画:墙上的帽子写着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最后一顶帽子是英国。希特勒以“牙医”的身份出现,对仅剩的一个病人(英国)喊道:“下一个!”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漫画表明(  )
              A.二战爆发前的欧洲局面
              B.欧洲国家沦陷的过程
              C.英国屈服德国的原因
              D.大国外交政策的后果
            • 7. 材料一 1939年8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说:我确信斯大林不会接受英国的提议,俄国没有兴趣保护波兰,……我对俄国的态度逐步改变,在达成贸易条约的同时,我们展开政治对话,提出互不侵犯条约,接着俄国提出全面建议。四天前,我采取了特别举措,昨天俄国回复说他们准备签署。后天(德国外长)冯•里宾特洛甫也会签署条约,现在波兰已是我们的囊中之物
              一佩里•罗杰斯《西方文明史:问题与源头》
              材料二 1941年4月13日,斯大林对亚洲日益升高的紧张情势,采取基本上与一年半前对波兰危机相同的战术,而与日本在莫斯科签定互不侵犯条约。不论是对波兰或对亚洲,他都为侵略者解决了两面作战的风险,借鼓励他所谓的资本主义内战在别处进行,而使战火暂时不肆虐苏联领土。苏德协定为他争取到两年时间,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则使他在六个 月之后,得以将远东军全部投入莫斯科保卫战,奠定他赢得对德之战的基础。
              --基辛格《大外交》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英国的提议”是什么?
              (2)材料二中,“为侵略者解决了两面作战的风险”的含义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 识,说说苏联与德国及日本相继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对二战带来的影响。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协约国集团签订的对德《凡尔赛条约》的部分内容:
              第八十条  德国应照将来奥国与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订之条约中规定之疆界,承认并确切尊重奥国之独立;
              第八十一条  德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之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第八十七条  德国承认波兰完全独立,一如协约国及参战各国所已为者。
              材料二  1937年11月19日希特勒与英国枢密院长哈利法克斯谈话,希特勒提出:
              所有其余一切问题,归纳起来可以说是关系于大概迟早定会发生的欧洲秩序变更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就是针对波兰、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而言。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这一内容体现了什么国际原则?
              (2)材料二中希特勒为什么重新提起“欧洲秩序变更的问题”?后来他有何行动?
            • 9.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1933年5月10日午夜,成千上万名青年学生高唱《德意志高于一切》手举火炬走上街头。在柏林市中心的广场上,火炬被投入数完本书籍中。这些书中有各国的文、史、哲与自然名著。宣传部长戈培尔宣称:“在这火光下,不仅一个旧时代结束了,这火光还照亮了一个新时代。”
              (1)戈培尔所说的“新时代”其实是怎样的时代?简述该时代的特征。
              (2)与戈培尔宣称这是一个“新时代”几乎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经历了一场“新时代”,请你评述一下美国的新时代。
            • 10. 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
              --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
                  材料二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他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德对世界和平的基本观点。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结合这一事例,简析材料一中康德和平观的局限性。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