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材料一:漫画《大西洋宪章》
              材料二:《宪章》声明称英、美两国并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尊重各国人民选择他们在其管辖下生活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凡是被强制剥夺主权和自治权的民族恢复这些权利;两国愿意在经济领域内促成一切国家之间的最充分的合作;两国相信世界所有国家,无论为实际上或精神上的原因,必须放弃使用武力。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漫画中两只大手为什么能够紧握在一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宪章》体现的原则,并分析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
            • 2. 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中,相似点有( )
              ①出现了社会主义国家②形成了欧洲主宰世界的格局
              ③战后分割了德国领土④在美国资本扶植下恢复经济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3. 阅读以下有关东京审判的材料:
              材料一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于1946年2月18日任命澳大利亚的韦伯为首席法官,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菲律宾、加拿大、新西兰和印度10国各1名代表为法官,美国的约瑟夫•B•凯南为首席检察官。
              1946年4月29日,对东条英机等28名被告正式起诉。
              经过历时两年的审判,是最终判处广田弘毅、松井石根、东条英机等7人绞刑;判处梅津美治郎等16人无期徒刑;判处东乡茂德有期徒刑20年;判处重光葵有期徒刑7年。
              材料二  在1945年12月6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美国小组一行16人离美赴东京之前,凯南(首席检察官,美国人)对美国报界表示,他认为裕仁天皇显然应该受到审判。登上飞机后,凯南收到杜鲁门总统的一封信。信中指示凯南不得对裕仁和任何皇室成员起诉。
              日本侵华部队的司令官朝香宫未被列入被告名单;为中国人民所深恶痛绝的侵华战犯冈村宁茨也逍遥法外;在中国进行了种种骇人听闻的残酷试验的日本"731细菌部队"司令官石井也不在被告之列。
              1948年4月16日,法庭宣布休庭,以进行讨论,做出最后判决。在讨论过程中,法官们在对东条英机等战犯是否应该判处绞刑的问题上发生了较大分歧。庭长韦伯主张流放,美国法官主张只将发动太平洋战争和虐待美军战俘的战犯判处死刑。中国法官要求严惩土肥原贤二和松井石根。最后法庭以6票对5票的微弱多数做出死刑判决。
              1950年11月,重光葵获释,后在日本政府内供职。这期间,其他日本在押战犯也纷纷"宣誓出狱"。
              材料三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正式宣布,由右翼学者团体“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主导编写的日本2002年开始使用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审定“合格”。文部科学省审定“合格”的这一教科书故意不提南京大屠杀,却在远东国际军事审判部分这样写道:“在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审判中认定,日军在1937年日中战争中,在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南京事件)。但是,关于这一事件,资料上有很多疑点,事实究竟如何,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见解,有关争论至今仍在继续。”有关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教科书说:“战争开始的时候,日军打败盟军,使长期在欧美殖民统治下的亚洲人增加了勇气……”关于建立伪满洲国,教科书称:“由于日本重工业的进入,满洲国在五族协和、建设王道乐土的口号下,经济得到了发展,入境的中国人等明显增多。”审定教科书中宣传战争观的章节更令人吃惊。审定版本中称:“在有核武器之前各国很容易诉诸战争。战争是外交的手段,是政治的延伸。失败的一方赔款割地,但不应该由全体国民承担道义责任。这就是这本教科书宣传的战争观和战争思想。”
              根据材料一、二,如果你是一名当时记者,在东京审判结束后的记者招待会上,你会向谁提出什么问题?以你当年的问题为中心,结合材料三写一篇评论。
              要求:
              1.可以是各国记者;
              2.评论要有理有据。
              3.字数在150字左右
            • 4. 1944年7月4日《解放日报》社论《祝美国国庆日》中说:“我们共产党人现在所进行的工作乃是华盛顿、杰斐逊等早已在美国进行过了的工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左”倾错误在中共党内蔓延 ②国民党在蛊惑人心,扰乱视听 
              ③国人对美国援助中国抗战心存感激 ④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与美国独立战争的使命有相似性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 二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通过了许多决议,其中基本落空的是
              [     ]

              A.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B. 根除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C. 战后建立联合国         
              D. 战后合作宣言
            • 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各国政府保证运用其全部军事或经济力量反对这些政府正在与之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
              各国政府保证与本宣言签署国政府合作,并且不同敌国缔结单独的停战协定或和约。
              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二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
              ——1942年4月罗斯福致丘吉尔的信

              材料三:我们正在为1942年8月或9月登陆一事进行准备……事前很难预料,到时候能否具备实现登陆的条件。因此,我们无法在这方面作出许诺。
              ——1942年5月丘吉尔致苏联政府《备忘录》

              材料四:1942年在欧洲组织第二战场是莫洛托夫(苏联外长)在伦敦逗留期间早已决定的……我们还了解到组织第二战场的目的是使东线德军撤往欧洲……英国政府拒绝在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我和我的同事们认为1942年存在着开辟第二战场的最有利条件。
              ——1942年8月斯大林致英国政府《备忘录》

              (1)根据材料二说明罗斯福的主张和战略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说明对于1942年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丘吉尔是什么态度。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罗斯福、斯大林、丘吉尔三人的说法哪个符合材料一的精神,哪一说法不符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可怀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我们自己未来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场战争的结局……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对我们来讲,这是同战争本身一样严重的紧急状况。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决心、同样的紧迫感、同样的爱国主义和牺牲精神来致力于我们的任务,就好像我们处在战争中会表现的那样。我们已经向英国人民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援,将来还将提供更多的物质支援。    
              ——摘自罗斯福《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1940年12月29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1939~1940年的史实,概括罗斯福提出“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的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成为“民主国家的伟大兵工厂”所带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如图为美国某一时期的宣传海报,海报所要表达的意图是(  )
              A.支持中国反抗法西斯侵略
              B.帮助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C.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
              D.加强交流适应经济全球化
            • 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款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一切规费全行革除,如有海关胥役需索,中国照例治罪。倘中国日后欲将税例更变,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第二十五款合众国民人在中国各港口,自因财产涉讼,由本国领事等官讯明办理;若合众国民人在中国与别国贸易之人因事争论者,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均不得过问。
              第三十二款嗣后合众国如有兵船巡查贸易至中国各港口者,‘其兵船之水师提督及水师大员与中国该处港口之文武大宪均以平行之礼相待,以示和好之谊;该船如有采卖食物、汲取淡水等项,中国均不得禁阻,如或兵船损坏,亦准修补。
              --《望厦条约》
              材料二  废除<辛丑条约》,美国“放弃在中国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之条约”,交还在中国的租界,放弃在中国领水内关于沿海贸易及内河航行之特权等。条约还规定新约中未涉及的问题,如有影响中国主权的,应由中关双方政府代表会商,依照普遍承认的国际公法原则及近代国际惯例解决之。
              --摘编自1943年1月11日《中关新约》
              材料三  中关贸易状况表
              年份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6032
              1975304156
              198037551059
              198538553840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依据材料一,美国在中国攫取了哪些特权?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在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分析其背景及影响。
              (3)提炼材料三的主要信息,并分析其原因和由此得到的启示。
            • 10.
              下列关于《大西洋宪章》的评述,正确的是(   )
              A.苏德战争爆发后,由罗斯福和丘吉尔共同发表
              B.中心内容是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C.决定在战后成立联合国
              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