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纽伦堡法庭美方首席起诉人说,“对全世界来说,纽伦堡法庭判决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怎样忠实地解释过去,它的价值在于怎样认真地警戒未来。”这一言论强调了纽伦堡审判的(  )
              A.正义性
              B.公平性
              C.合法性
              D.警示性
            • 2.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世界经历了从“非战”到战争再到和平的历程。在这一历程中美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种乐观主义的余晖中,美国国务卿弗兰克•凯洛格按照白里安的建议,提出各国保证摒弃战争、不把战争当做“推行国策的一种工具”。这一建议得到实施,1928年8月27日,《凯洛格-白里安公约》(非战公约)被签订。由于公约只拒绝战争并未规定制裁措施,它很快就得到60多个国家的签署。虽然公约只依靠世界舆论这种道义上的压力,但仅如此多的国家签署公约这一事实便足以促成国际紧张局势的进一步缓和。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所做的努力。有人说非战公约不能达到非战的目的,谈谈你的理由。
              材料二  起初谁也不相信……然而在经过了最初的一阵子不安之后,我开始对日本人向我国海军发动突然袭击一事感到幸灾乐祸了。多年来,我先后就日本人的威胁以及我们应当趁早采取行动以防患于未然的建议,……看到我提出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实在叫人灰心丧气。不过,反过来想,要唤起我国人民奋起行动,正需要那样的灾难,一旦发生了那样的事,我就不担忧最后的结局了。
              --【美】《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的警告“被当成耳旁风”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突然袭击一事”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 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文件的签字国相互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反对轴心国及其附庸,绝不同敌人单独媾和。这一文件是(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 4. 矛盾和分歧的存在是国际关系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国际政治的智慧在于如何处理分歧、化解矛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3年斯大林在给丘吉尔的信中说:“在法国北部开辟战场,不仅能牵制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而且使希特勒无法入侵英国。”丘吉尔同意开辟第二战场,但极力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发动进攻的“地中海战略”。罗斯福对他儿子说:“每当首相坚持经过巴尔干进攻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十分清楚他实际上想要干什么。”
              材料二  战后政治力量的新的组合和两个阵营, ……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1947年9月,苏联外长日丹诺夫在关于国际形势的报告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问题上,苏联和英国存在怎样的分歧?根据所学知识简述这一问题中的分歧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主要表现?
            • 5. 在反法西斯斗争中,西方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迫切要求联合行动。美英苏三大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联合行动开始于(  )
              A.美英以武器供应苏联的第一个议定书签订
              B.《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C.三国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美苏军队的易北河会师
            • 6. 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有这样的描述:西线战事成为杀戮战场。几百万人隔着沙袋筑起的堡垒,彼此虎视,日夜在战壕里面,人鼠同居将领们一再想要突破对峙僵局,于是每回攻击令一下,便是几昼夜,甚至是无休止的炮火轰击,之后举目狼藉,到处是你将满身的弃尸。下列结论不能从文中得出的是(  )
              A.描述的是二战惯用战术阵地战
              B.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
              C.战争呈现持久作战的状态
              D.交战一方中有德国军队
            • 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
                  材料二: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37-194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 8. 二战中的一些重要战役对加速二战胜利有重要意义。以下战役按结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 ②中途岛战役 ③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将法西斯战犯起诉为:“破坏和平罪”,“战争罪”,“违反人道罪”。其中“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和战争期间,对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绝,奴役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以下可以作为该罪行证据的史实是(  )
              ①德国建立奥斯威辛集中营
              ②日本突袭珍珠港
              ③日本731部队进行人体实验       
              ④德国对英国实施“海狮计划”
              A.①③ƒ
              B.‚②④
              C.ƒ①③④
              D.‚ƒ①②③④
            • 10.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统(1933.3-1945.4)下列关于罗斯福事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与英、苏领导人发表《波茨坦公告》
              B.领导美国应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
              C.通报珍珠港事件情况并对日宣战
              D.新政初期下令所有银行停业整顿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