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50-60年代,周恩来总理为某次会议的召开发了一封电文以示祝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会议表示。并愿会议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贡献。”这次会议应为(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2. 如图是1938年5月苏联政府针对当时不断紧张的时局而发行的海报.该时局是(  )
              A.德国企图吞并奥地利的侵略野心
              B.西方大国助纣为虐的绥靖行为
              C.国际进步力量联合制止侵略的行动
              D.德国企图吞并苏台德区的侵略意图
            •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在国际关系中,作为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奉行的特定意义上的绥靖政策,是随着二战前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逐步形成的,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西方舆论认为,凡尔赛和约对德国过于严厉。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杨格计划都表现出对德国的宽容。这种情结与和平主义思潮结合在一起,成为绥靖政策的政治土壤。此外,……一战耗尽了英法等西方国家的国力,战后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给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以沉重打击。经济上缺乏活力,造成军备上的滞后状态,使英法……不得不把政府的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解决国内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西方大多数政治家……一厢情愿地相信希特勒的目标有限,相信纳粹德国是抵御共产主义向西欧扩散的坚强堡垒,相信通过让步能将德国重新纳入维护欧洲安全的多边体系中来。这样,终于使绥靖政策逐渐成为30年代西方国家的基本国策。
              ……1939年8月23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9月1日,希特勒进攻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法国沦陷。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摘编自《国际关系史》(刘德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对法西斯侵略奉行绥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签订的影响。
            • 4.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
              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             ②目的是富国强兵
              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 5. 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这是因为
              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
              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
            • 6. 20世纪被称作“美国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间,美国不断调整其外交政策,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早在1917年7月,威尔逊就得意地告诉豪斯,到战争结束后,“别的不说,(他们)单在财政上就要依仗我们。”他还表示,“我们应当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而谁以资本供给全世界,谁就应当……管理世界。”
              --杨生茂主编《美国外交政策史(1775-1989)》
              (1)材料一反映了威尔逊怎样的政治意图?一战后他有没有实现这一意图?为什么?
              材料二  1937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的《中立法》中规定与交战国的非军火贸易实行“现购自运”的原则,并将武器禁运扩大到任何发生内战的国家。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新的《中立法》,撤销了武器军火禁运条款,把“现款自运”原则扩大到了军火贸易。
              --整编自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5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年《中立法》对西班牙的影响是什么?1939年美国在怎样的背景下制定了新的《中立法》?这一新法案对英国有何影响?
              材料三  (二战后)一方面,美国打着“自由”、“民主”的旗号,企图运用自己的影响,使全世界朝着美国模式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苏联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口号下,根据“苏联的利益代表全人类”的逻辑,尽可能在全世界扩张苏联的势力,至少先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革命运动服从苏联当时利益的需要。
              --资中筠等《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
              (3)材料三中反映了二战后美苏两国在哪一领域的矛盾日益加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冷战对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四  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从来未像现在这样重要。如果我们在国外发挥领导作用,就能够通过阻止侵略,促进危险的冲突得以和平解决,从而打开国外市场,帮助民主政权,积极地对付全球各种问题,使美国更加安全和繁荣。如果没有我们在海外的积极领导和参与,各种威胁就会加深,我们的机会就将缩小。
              --[美]克林顿《参与和扩展的国家安全战略》(1994年7月)
              (4)材料四的这篇演讲是在怎样的国际背景下发表的?根据材料分析克林顿对美国“利他”和“利己”外交原则之间辩证关系的认识。
            • 7.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种种条件都是由1919年巴黎和会确定下来的,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国界,以及所达成的协议条款。在30年代那个时 候,无论是德国、意大利、日本或者苏联,它们一概不满意这些条件,它们是“修改主义”的国家或不满意的国家,德意日三国是要通过发动战争来改变事态的,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是满意的国家,都不指望通过改变条件去获得什么好处,不过,另一方面,它们对于那些条件都已失去信心,并且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这些国家在1919年订立过一项条约,然而在十二年之后,它们不愿意实践了。那几个不满意的国家把巴黎和会上所承认的国家、所划定的边界和所达成的协议通通践踏了,而英法美国家却长时期并且尽可能地袖手旁观,不闻不问。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不满意这些条件的原因。
              (2)说明大不列颠、法国和美国“不情愿为了维护这些条件去冒打仗的危险”而采取的对 策,并加以简要评价。
            • 8.

              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东德政府将柏林墙的定名为“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含义是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