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关于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新王朝的建立者  
              B.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或巩固发展作出了贡献
              C.都捍卫和维护了国家主权 
              D.在他们统治期间都出现了盛世景象
            • 2. “唐太宗在登基前,曾做过尚书令,及太宗即位,朝臣无敢再当尚书令之职,因此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常虚悬其缺。”这反映出(   )
              A.太宗善于用人,宰相权力较大
              B.皇权至高无上
              C.三省六部制不成熟
              D.尚书省地位下降
            • 3. 唐太宗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太宗(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 4. 下列关于唐太宗时民族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东突厥归附后,唐太宗在其部落原处设置羁縻府州
              B.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
              C.在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安西都护府
              D.加强与西藏的联系和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并册封喇嘛教首领
            • 5. 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是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民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唐朝疆域大大超过以前朝代
            • 6. 唐太宗治国的思想之一是“民本”思想,下列材料中不能体现出他的“民本”思想的是
              A.“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失以不时为本”
              B.“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戎屡动,土木不息……其可得乎”
              C.“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可不畏惧”
              D.“朕终日孜孜,非但忧怜百姓,亦欲使卿等常守富贵”
            • 7. 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   )
              A.皮罗阁
              B.颉利可汗
              C.大祚荣
              D.骨力裴罗
            • 8. 唐朝疆域辽阔,中西交通发达,国威远远播到(   )
              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南非海岸
              D.波罗的海沿岸
            •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唐太宗的是(   )
              A.善于纳谏
              B.重用贤能
              C.轻徭薄赋
              D.唐由盛转衰
            • 10. 导致“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政治条件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B.人口大量增加
              C.阶级矛盾更加缓和
              D.国家政权更加巩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