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这表明( )

              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
              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
              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
            • 2.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是:(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及西周以前的时代,他一生都在为重建西周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而努力。他认为如果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和美德能够恢复,那么西周这样的理想社会就能重建。在孔子所设想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比法律更为重要。如果社会中人人都对己坦率,与人仁爱,这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光有粮食和军队是不够的——成功的统治者必须还要树立某种道德楷模供臣民模仿。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理想国》一书包含了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看法。首先,他相信人类只有在城邦内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柏拉图相信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和激情。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在柏拉图的理想社会中有着对应的阶级:军人代表着激情的部分;人数最多的“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着欲望的部分;而理性部分则更多地表现在“护卫者”(统治阶级)身上。如同在一个和谐的个体中那样,在一个和谐的城邦中,所有组成部分必须一起起作用,但理性部分必须控制其他两个部分。“护卫者”应由一个“哲学王”来领导,因为他们“具有知识”,接受过专门训练,经历过特殊社会生活。

              ——摘编自(美)沃尔夫《大人物和大问题:那些影响历史的人和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观念产生的背景。

            • 4.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两人都出生在贵族家庭
              B.都生活在社会转型时期
              C.两者都主张以德治国
              D.两人都提出“中庸之道”
            • 5.

              在孔子看来,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

              A.礼
              B.仁
              C.过犹不及
              D.和而不同
            • 6.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 7.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不包括(     )

              A.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反对社会改革,维护旧制度
              C.主张以德治民,取信于民
              D.维护周礼,主张贵贱有序
            • 8. “一个智者应当在所有正常和生活遭遇中追求道德,尽可能的了解并遵守古代礼仪.无论何时,只要可能,他都应是仁慈、明智、勇敢的.他应当尊重比自己等级高的人,并期望与等级低下的人区别开来.”持此观点的古代思想家是(  )
              A.普罗泰戈拉
              B.老子
              C.孔子
              D.苏格拉底
            • 9.

              下列关于孔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
              B.创立了法家学派
              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
              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 10.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孔子和苏格拉底被誉为古代东西方的“圣人”。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下列不准确的是

              A.都善于教书育人而受人崇敬
              B.都成为后世帝王供奉的圣人
              C.都述而不作但名垂青史
              D.都因创造文明而蜚声海内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