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3、一位高中生在辩论赛上论述“孔子不提倡愚忠”的主张,下列孔子名言中能作为其论据的是(    )
              A.“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B.“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
              C.“仁者爱人”
              D.“温故而知新”
            • 2.

              后人将孔子提出的君臣父子夫妻关系和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归纳为“三纲五常”。

              A.正确
              B.错误
            • 3.

              4、《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 4.

              9、有学者认为,孔子在中国历史的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 “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于“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   )

              A.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了国人的思想
              C.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D.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 5. 11、亚里士多德说,“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孔子下列言论与之类似的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C.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D.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6.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 7. 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季孙氏使用了“八佾”,孔子知道后气愤地说:“是可忍孰不可忍”。季孙氏的这一行为主要与孔子的下列哪一方面主张严重相悖
              A.仁
              B.义
              C.礼
              D.信
            • 8. 2010 年9 月30 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早就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和主张,这就是 (    )
              A.经世致用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有教无类
            • 9.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这表明当时(  )

              A.“中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客观并存
              B.传教士为中国的自然科学注入新的生机
              C.儒家经典成为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武器
              D.“相互的启蒙”推动中西文明转型进步
            • 10. 2、亚里士多德被罗素誉为“第一个像教授一样地著书立说的人”,孔子被康熙尊为“万世师表”,他们在教育文化领域作出的共同贡献有(   )

              ①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②教学方法不拘一格 

              ③创立逻辑学三段论           ④创办学校,广收学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