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在“而立”之年的主要活动是(  )
              A.学习“六艺”
              B.创办私学
              C.周游列国
              D.删修《春秋》
            • 2.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地位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他在伦理学方面与孔子有何相似的观点?(4分)

            • 3. “孔子象征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曲阜市世界遗产监测办公室副主任刘海霞说:“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这说明( )

              ①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②儒家思想融化浸透到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之中 ③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起了重要作用④儒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 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
              A.“仁”的主张太柔弱,不适应当时的战争需要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阶级的需要
              C.当时社会紧张,没有处理好与各国国君的关系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 5. 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怕事,遇事退缩,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抓紧,要立刻去做;而仲由(子路)敢作敢为,但做事鲁莽,孔子就教导他凡事要冷静,请教父兄之后再去做。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教学理念。(  )
              A.有教无类
              B.因材施教
              C.温故知新
              D.择优而教
            • 6. 《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  )
              A.维护周礼
              B.实行仁政
              C.强调教化
              D.为政以德
            • 7. 余秋雨在《中国文化四十七讲》中说:“中国人对于孔子的记忆,大多是他的一些话而不是他这个人。” 下列言论中属于孔子的有

              ①“克己复礼”        ②“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④“有教无类”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 8. 先秦时期和宋代是儒学形成、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二者的观点是一致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主张“性恶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

              材料二  朱熹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

              材料三  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家学说中有不少名言警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博施济众”“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统谊也”“养浩然之气”“舍生取义”“和为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有几处说法不符合事实?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错在哪里。 

              (2)材料二中朱熹是怎样发展孔子的仁学的?应如何理解他所说的“正君心”? 

              (3)根据材料三,从政治方面、道德修养方面加以说明说明儒家思想在当代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4)从先秦时期到宋代儒学不断发展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 9. 西汉中期的一位学生想去长安投考太学,那么他做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包括

              ①《春秋》     ②《道德经》     ③《礼记》     ④《四书章句集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某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其中主题为“与孔子同行——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以下是本次学习中所整理的图表结构,(10分)

              板块一:遥望当初的孔子

              1

              想当初

              孔子如丧家之犬,儒学迂阔难行

              板块二:再看历代的孔子

              2

              秦朝时期(秦始皇)

              焚书坑儒

              3

              西汉时期(汉武帝)

              4

              明清之际(李  贽)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5

              维新变法(②)

              孔子是变革的先师

              6

              民国初期(袁世凯)

              尊孔复古

              7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板块三:正视当今的孔子

              材料一

              孔子学院标志

              (画面是一只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与地球图案组合,这两个图案又构成了一个变体的“汉”字)

                 材料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材料三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多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1)请根据提示填写、完成①②③中的具体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视“当今的孔子”?(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