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党内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下列史实可以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将南昌、长沙作为主要进攻目标
              B.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C.决定武装反抗北洋军阀统治
              D.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 2.

              “分清敌友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而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呢?要根据对革命所持的态度而定,反对革命的人或者阶层是敌人,而支持革命的人或者阶层自然也就是朋友了。”该材料出自毛泽东哪一著作(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
            • 3.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人物分别是(   )
              A.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周恩来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 4.

              下列三幅图片自左向右分别是:①毛泽东在写《论持久战》,②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作报告,③毛泽东在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上述三幅图片反映的场景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是分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步骤,而其第一步现在已不是一般的民主主义,而是中国式的、特殊的、新式的民主主义,而是新民主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年1月)

                 材料三: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的民生日用商品比较丰富,物价和货币是稳定的。……我们对农民的政策不是苏联的政策,而是兼顾国家和农民的利益。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什么思想?.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它包涵哪些内容?.





              (2)材料二中,毛泽东当时提出了什么理论?.毛泽东所指的中国革命的第二步是什么?.


               (3)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并提出要吸取苏联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毛泽东否定了苏联的哪些做法?.





                (4)简要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所作的重大贡献。.

            • 6.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何去何从是摆在中共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毛泽东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种“尝试”(   )

              A.开始创建中国人民军队           
              B.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共指导思想
              C.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D.奠定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基石
            • 7.

              1931年11月1日至5日,中共中央代表团主持召开了中央苏区党组织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赣南会议),会上,中央认为苏区工作是“狭隘的经验论”、“富农路线”、“极严重的一贯右倾机会主义”,强调“要集中火力反右倾”。这表明

              A.王明“左”倾错误在苏区全面泛滥
              B.党的苏区工作犯了主观主义错误
              C.毛泽东的路线并不被共产国际认同
              D.中共中央对共产国际路线的抵制
            • 8.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9.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 ②《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③《论联合政府》 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0. 中国近代遭受了许多苦难,但凭着人民的奋起抗争,中国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并于多年的艰辛探索后,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今之满洲,本塞外东胡。昔在明朝,屡为边患。后乘中国多事,长驱入关,灭我中国,据我政府,迫我汉人为其奴隶,有不从者,杀戮一方。我汉人为亡国之民者二百六十年于斯。满政府穷凶极恶,今已灌盈。义师所指,覆彼政府,还我主权。其满洲汉军人等,如悔悟来降者,免其罪;敢有抵抗,杀无赦;汉人有为满奴以作汉奸者,亦如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1906年)

              材料二  1923年1月,孙中山说:“中国形式上是独立国家,实际比亡了国的高丽还不如……似此,民族主义能认为满足成功否?所以,国民不特要从民权、民生上作工夫,同时并应该发展民族自决的能力,团结起来奋斗,使中国在世界上成为一独立国家。”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中国的具体问题,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观点……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含义并作简要评价。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哪些新认识?并分析这些认识对上世纪20年代中国革命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关于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延安时期先后提出哪两大理论? 

              (4)综合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变化,谈点你的认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