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0世纪是经济体制不断创新与调整的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实行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4分)

              2、罗斯福在首次就职演说中说:“根据宪法赋予我的职责,我准备提出我们积重难返的国家在灾难深重的世界中必须采取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我将竭尽宪法赋予我的权力之所能,尽快将它付诸实施。”罗斯福采取的措施历史上称为什么?这些措施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3、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讲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结合现实和所学,说明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和作用。(4分)

               

            • 2.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3.

              口号是历史的浓缩,通过它们可以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下列口号出现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是

              A.“废除余粮收集制,拥护固定粮食税”
              B.“开垦、开垦、再开垦”
              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政权的敌人”
              D.“建立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 4.

              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5.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可以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来概括。这说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严重脱离了苏俄的国情
              C.有利于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
              D.很好地保护了人民的利益
            • 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实施中的措施应被视为“后退一步的有(     )

              ①将所有国有企业转给资本家经营  ②本国和外国资本家可以合法经营

              ③农民们被准许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④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7.

              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斯基在日记里写道:“1922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的粮食
            • 8.

              下表是苏联1929—1932年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项目

              年份

              机器设备的进口在进口总额中占比(﹪)

              招聘外国专家(人数)

              钢产量(万吨)

              1929

              30.1

              456

              430

              1932

              55.7

              1919

              590

              A.苏联利用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工业化的推进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加速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
              C.引进先进技术是推动苏联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D.苏联30年代初的工业化依赖西方大国的支持
            • 9.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农业部门成为工业的重要资金来源。对这一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评价不正确的是

              A.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
              B.虽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但促进了工业的发展
              C.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实现了工业化
            • 10.

              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前提是:(  )

              A.国民经济得到恢复
              B.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
              C.国家掌握一切经济命脉
              D.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