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 2.

              史学家汪荣祖认为:“私人所修,所谓野史,诸如杂史、杂记、小说之类,既亦出士人之手,无论观点或方法,未必异于史官,而私修虽偶有他书不载的可贵记录,然掌握史料有限,往往道听途说,真伪杂糅,整个而言,野史绝不如正史之可信,更远不如正史之全面与完整。”据此说明(  )

              A.历史研究与个人身份有关
              B.野史不如正史完整
              C.历史研究应掌握大量史料
              D.正史比野史更可信
            • 3.

              “曹操墓在安阳”引发了一系列质疑风波:从“魏武王”的谥号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团,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判断“曹操墓真伪”的正确依据应是

              A.正史文献资料的记载
              B.实地考古发掘的成果
              C.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 “二重证据”
              D.历史学家的主观判断
            • 4.

              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 5.

              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电影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1949年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

              A.民国三十五年
              B.民国三十七年
              C.民国三十八年
              D.民国四十年
            • 6.

              学术界对黄河在汉代以前是否改道有不同认识。甲学者根据《汉书》认为汉以前仅有一次改道;乙学者指出《史记》中不见改道记载,故《汉书》不足凭信;丙学者以河北平原地貌变化和先秦文献载有黄河下游两条河道为据,提出黄河在汉以前曾不止一次改道。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史记》比《汉书》早出,乙学者立论可靠
              B.《汉书》后出,收录新材料,甲学者认识准确
              C.丙学者立足文献和地理考辨,所论相对合理
              D.三位学者的研究方法与认识都存在较大的缺陷
            • 7.

              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搜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表属

              材  料

              结  论

              火车、汽船;电话、汽车、飞机、远洋轮船;互联网

              改变时空的科技发明

              A.问题形成
              B.史料搜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 8.

              近代史学家顾颉刚指出:“在《诗》《书》中,禹的地位是独立的,事迹是神话的;禹是禹,夏是夏,两者毫无交涉。一直到战国以后的文籍里,我们才发现禹是夏代的第一世君主。”对此,郭沫若评价说:“在现在新的史料尚未充足之前,他的论辩自然并未成为定论,不过在旧史料中凡作伪之点大概是被他道破了。”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有

              ①顾颉刚先生主要是基于文献考辨,质疑夏朝的存在

              ②在未获考古学支持前,夏朝存在与否始终无法确认

              ③《诗》《书》是经孔子编订的,故较为可信

              ④在郭沫若看来,顾颉刚的考证有其合理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

              德国哲学家李凯尔特说:“历史主要是研究人的,但是在人的生活中,并不是一切事物都对历史具有同样意义……只有价值联系才使我们重视此一事件而忽视彼一事件……假使没有这种价值联系,那么我们对人类历史生活中的个别差别,将像对海上的波浪或风中的树叶那样漠不关心。”对此理解正确是

              A.历史研究应以个人的活动为核心
              B.历史研究侧重事件对事件的价值联系
              C.历史是探索发现孤立的个别事件
              D.历史研究是人对价值判断的主观体现
            • 10.

              史料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直接的史料;二是间接的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的史料;凡是已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要研究先秦时期的农业生产状况,应收集的直接史料是

              A.
              B.
              C.
              D.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