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差别?(2分)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1957-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7
              19505
              164.0
              419. 6
              1189.3
              1958
              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
              17000
              170.9
              410.4
              1214.7
              1960
              14350
              106.3
              194.1[来
              985.5
              1961
              14750
              80.0
              181.4
              506.5
              ——人民版《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80%以上的人口的积极性。我们是在1978年年底制定这个方针的,几年工夫就见效了。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传统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其相对应的基本土地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出现该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3)材料三中“农村实行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方针政策产生的影响。(4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2013年恰逢辛亥革命102周年和中共建党92周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灾难深重的中国出现了众多救亡图存的杰出人物和几股根子在西方又结合了中国国情的救国思潮。其中,凝聚了人类历史智慧的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深远影响。因为共产党纲领的许多原则与三民主义基本一致,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这个时期共产党进行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其实是改造过的三民主义革命。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分别说明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产生的巨大的深远影响?(8分)
              (2)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共产主义和三民主义都不是对立的,而是朋友和同志。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7分)
            • 4.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时期的工业建设成就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
              ——1956年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胡锦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图中工业成就取得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毛泽东所说的“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主要指什么?(4分)毛泽东的论述反映出我党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做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战略决策的必要性。(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影响我国经济政策的基本因素有哪些?(6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 “克服专制王权”的措施,(4分)并用史实说明“克服专制王权”是促进英国经济“继续前进”的。(1分)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道奇妙的分水岭:对西方国家来说,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化的结束……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越位”,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对自身进行“修补”的?(4分)二战后 “修正民族国家”在西欧有何具体成果体现?(1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
              ——《民法大全》
              材料二  第一条:第一款 本宪法所制定的立法权,属合众国国会,国会由一个参议院和一个众议院组成。第七款  ……经众议院和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在正式成为法律之前,须呈递合众国总统,由总统审批。倘若……该议院的议员以三分之二仍然通过法案,该法案成为法案。
              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权力赋予总统,总统任期四年……第二款 总统有权缔约和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三分之二的人赞成,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的同意后,任命大使、最高法院的法官……
              第三条:第一款  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一个最高法院以及由国会随时下令设立的低级法院,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如果尽忠职守,应继续任职……
              ——美国《1787年宪法》
              材料三  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
              ——英国威廉·格莱斯顿
              材料四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内容是否可以否定罗马法的历史作用?(2分)为什么?(4分)
              (2)材料二、四两部宪法所体现出的共同原则是什么?(2分)请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知识来具体说明这种原则。(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4分)
              (4)材料二、四两部宪法中所涉及的有关总统权力的规定有何不同?(6分)请根据当时中国的形势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2分)
            • 7. 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  )
              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
              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