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东方圣人孔子和古希腊著名思想家苏格拉底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苏格拉底生于公元前469年,正是孔子死后十年,因此有人将他说成是孔子在西方的再生。两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蕴含人文主义精神
              B.倡导个性自由
              C.批判原有社会秩序
              D.维护君主权威
            • 2. 请考生在下面四道题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黄条、民生月蔽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萦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英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陇来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布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校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列几个小村合办 。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陇指导,学校擂导负全娜由训练布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种肉炼、识字、史地、乡村自卫 、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宇、时字、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禅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挽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

              —宋乐顽《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1937年4月16日

              (1)根据材料,归纳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主要活动.(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粱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9分)

              2.(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如何消除选举腐败,19纪50年代(英国)试圈通过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和检查选举过程,以期限制选举扁效现象.1852年和1853年两个法案挽定,贿选、恐吓选民属于刑事犯界,专门委员会审查选举过程,受理选举争议事件,上述措施均未产生明显效果。

              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形响等行为严加取缔。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

              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 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 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50至80年代的英国在遏制选举腐败方面采取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顽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案的影响。 (9分)

              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旧金山对日和约》于1951年9月8日在美国操纵下以美、英、法等四十八个国家为一方与日本为另一方在旧金山会议上签订的片面单独对日缔结的和约(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萝宣言》、《波茨坦会告》和其他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别签订全面对日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半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

              —根据360百科整理

              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冷战结束后 ,美国并未因为苏联的解体而解徽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更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远东地位的军事存在。

              —范丽萍《冷战初期美国建立西太平洋集体防御体系原因探析》

               材料二:安倍晋三是日本政坛中强硬的右翼人物,多次否认日本的战争罪行,提出“日本战犯不是罪犯”的观点,多次对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战争罪行进行开脱,坚决支持小泉纯一年参拜蜻国神杜并亲自参拜,引起了中国、韩国政府和舆论的谴责和不满。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出台对日美关系的影响。为什么说“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紧张和动荡都与美国当时的亚太战略有关”?(8分)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国内怎样的一种社会现象?对此,你认为中国应该怎么应对? (7分)

              4.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孔子家语观思》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根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二:孔子为教主,为种明圣王,天地、育方物,无人、无事、无义不范目于孔子大  过中,乃所以为生民未有之大成至圣也!议礼、制度、考文,音孔子改制之事也.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1898)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 张有哪些发展?(9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归纳康有为制造出的孔子形象。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评康有为对待传统儒学的态度及原因。(6分)

            • 3. 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的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4.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 的重要基础."在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温故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 5.

              公元前513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

              A.“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
              C.“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
              D.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 6.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
              A.有教无类
              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
              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7. 《颜渊篇》记载颜渊、仲弓、司马牛三人“问仁”,孔子有三种答案,甚至子路和冉有都问“闻斯行诸”,孔子的答复竟完全相反。这说明孔子  (     )
              A.孔子也不明确答案
              B.偏爱某些学生
              C.有教无类
              D.因材施教
            • 8.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下列对孔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①所著的《论语》是人们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 ②所编修的《春秋》有“尊王攘夷”之旨 ③提出“和而不同”以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④在君臣关系上主张“严而少恩”、“尊主卑臣”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这句名言的核心思想是
              A.“理”
              B.“道”
              C.“仁”
              D.“气”
            • 10. 孔子的“中庸”思想(     )
              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是对“仁”的学说的否定
              C.将“仁德”置于首要地位
              D.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