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时期激进民主主义者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是什么?(12分)

               

            • 2.

              (16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

               

              材料一

                李鸿章像              魏源

               

              材料二 

              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 郑观应《盛世危言》

                 

              康有为像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图片分别简述二人所代表派别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2分)这两派的思想主张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郑观应的主要观点;(3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有为思想的主要特点;(1分)二者观点与材料一主张最突出的不同之处在哪里?为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2分)如何评价这种观点?(2分)

               

              (4)上述三则材料反映出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2分)

               

            • 3.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即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似经费可以酌减,即裨益实非浅鲜矣。
              ——林则徐《密陈夷务不能歇手折》
              材料二 即款之后(款:《南京条约》的赔款,这里指鸦片战争中清政府的失败),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之法
              ———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三  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材料四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五  窃自同治元年陈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外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师夷制夷”主张的社会背景和主要内容。
              ②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师夷制夷”主张的进步性和思想认识上的局限性。
              ③把材料三、四、五内容归纳成几个方面,主条列出。(不要摘抄原文)
              ④有人说;洋务派继承了“师夷制夷”的主张,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