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民国八年5月9日晨,蔡元培发表声明称:“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特此声明,惟知我者谅之。”该声明的直接背景是

              A.“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引起了学潮
              B.北洋军阀政府镇压学生爱国运动
              C.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D.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和约签字
            • 2.

              电影《建党伟业》讲述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这部电影可能出现的场景有: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一文 

              ③北京青年学生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口号上街游行   

              ④中共一大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五四时期流行“公理战胜强权”的口号,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这里的“公理”是指(  )

              A.宋明理学“天理”
              B.平等、自由
              C.进化论和个人权利
              D.自然科学定律
            • 4.

              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着人民民主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 5.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是它比辛亥革命大大向前跨进了一大步的地方……”。这种“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指

              A.彻底反帝反封建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C.受十月革命的影响
              D.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 6.

              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对联、诗词口号中,反映出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君去矣,甘将热血红青岛;吾来也,不许狂奴撼山东。”
              C.“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 7.

               (2008·上海)最近,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为增补共产国际代表尼科尔斯基的照片费尽周折。假设寻找时发现了下列原始材料,能佐证他出席中共一大的是          (  )

              A.1921年10月开往上海的船票
              B.1919年签发的苏联护照
              C.1921年7月初和马林在上海的合影
              D.1925年向共产国际汇报五卅运动情况的俄文原稿
            • 8.

              五四运动不同于辛亥革命的地方有

              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②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工人阶级起了主力军作用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9.

              确立党的指导思想就是树立党的理论旗帜,在树立党的理论旗帜上有三次会议具有特别重大的历史意义,一次是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一次是树立起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一次是树立起邓小平理论的旗帜。这三次会议是

              A.一大、二大、七大
              B.一大、七大、十二大
              C.一大、七大、十五大
              D.一大、七大、十四大
            • 10.

              五四运动之所以比辛亥革命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         

              A.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传播
              C.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推动
              D.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