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分析以下材料,可以看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有            (  )

                                 

              企业数量表

              项目

              民族企业

              官办企业

              外商企业

              企业数量(家)

              300

              31

              1931

              ①资金少                             ②数量少          

              ③技术力量薄弱                       ④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2.

              下表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锑锡生产和输出变化情况(单位: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年份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生产量

              输出量

              输出占生产%

              1933

              11290

              11170

              98.9

              8492

              9611

              113.2

              1934

              13833

              13450

              97.2

              8132

              6442

              79.2

              1935

              15185

              14186

              93.4

              11009

              9180

              83.3

              1936

              14338

              13168

              91.8

              12954

              11260

              86.9

              ——摘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A.中国近代矿业企业以官僚资本为主
              B.抗日战争前的矿业生产为中国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C.锑锡产量的逐年增加表明中国近代重工业发展迅速
              D.中国近代矿业呈现出明显的半殖民地特征
            • 3.

              下表是1945--1948年国统区有关数据统计.

              年     代

              1945年

              1946年

              1948年

              发行数额(亿元)

              5569

              37261

              6636946

              物价指数

              8640000

              681600

              564570000

              有关上表统计数据最直接恰当的结论是

              A.国统区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B.经济形势阶级矛盾尖锐

              C.国统区经济的全面崩溃              D.国统区严重的通货膨胀

               

            • 4.

              史学家费正清教授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他所说的“没有前途”,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工业结构不合理
              B.工业区域分布不均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近代企业被军阀破坏
            • 5.

              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喷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 6.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A.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C.民国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7.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根据该表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   )

              时期

              注册公司数

              资本总额

              平均每年设立公司数

              每个公司平均资本

              1903-1908年

              127家

              5122万元

              21家

              40.5万元

              1913-1915年

              124家

              2442万元

              41家

              19.6万元

              A.中小企业数量呈增多趋势
              B.民族资本主义整体上呈现萎缩趋势
              C.中国民族工业多集中于轻工业
              D.民族资本呈现增多趋势
            • 8.

              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带有爱国的性质
              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放宽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
              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
            • 9.

              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                              (  )

              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
              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
              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
            • 10.

              近代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
              B.资金的严重不足
              C.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
              D.国内市场狭小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