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道:“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  )
              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
              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
              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
              D.戊戌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
            • 2. 如图是《孙中山传》的目录,每一章下包含若干子目,“宣扬民生主义和实业救国”子目应属于(  )
              A.第二章
              B.第三章
              C.第四章
              D.第五章
            • 3. 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
              A.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
              B.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
              C.根本否定了儒家思想
              D.主张推翻君主制度
            • 4.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  )
              A.驱逐满人
              B.汉人掌权
              C.建立民国
              D.平均地权
            • 5. 电视剧《走向共和》是一部非常出色的作品,它保存了大部分史实的同时,以自己的角度探求了不少问题,剧中李鸿章有一句台词说“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下列选项最符合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代人所行之事(  )
              A.最早在中国提出“师夷长技”
              B.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最早在中国提出进行政治改革
              D.“育人于学校,论政于议院”
            • 6. 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认为“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日:“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这段对话说明(  )
              A.救国路径趋于多元化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孙中山反对教育救国
              D.严复主张君主立宪
            • 7. 20世纪初,梁启超在《杂答某报》中指出:“即行社会革命,建设社会的国家,则必以国家为一公司,且为独一无二之公司,此公司之性质,则取全国人民之衣食住,乃至所执职业,一切干涉之而负其责任。”梁启超针对的是(  )
              A.马克思的公有制经济
              B.革命党人的民生主义
              C.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D.中共的共产主义理想
            • 8.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 9. 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提出社会政治进步要分两步走:第一步先从乱世进入升平,小康社会;第二步再由升平世进入太平世,即“大同”世界.这位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谭嗣同
              C.孙中山
              D.李大钊
            • 10. 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世界潮流是指(  )
              A.民族主义
              B.民主政治
              C.社会主义
              D.经济全球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