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后,多集中于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发达,工场手工业得到发展
              B.西方列强入侵,自然经济解体较早
              C.沿海地区官僚地主首先接触西方,创办近代企业
              D.最早与西方进行贸易,思想比较开放
            • 2.

              下表是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两白银),从该表可直接得出

              年份

              进口

              出口

              1885年

              88 200 018

              65 005 711

              1895年

              171 696 715

              143 293 211

              1905年

              447 100 082

              227 888 197

              1911年

              471 503 943

              377 338 166

               

               

               

               

               

               

              A.中国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机会
              B.进出口增长源于宽松的社会环境
              C.清政府面临贸易结构失衡的困境
              D.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本原因是清末新政
            • 3.

              下表(表中数据为1863—1912年的企业个数)所反映的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创办的特点,正确的是(   )

              上海

              广东

              江苏

              天津

              江西

              浙江

              四川

              山东

              湖北

              河北

              46

              101

              30

              2

              5

              10

              5

              3

              3

              10

              山西

              北京

              安徽

              福建

              广西

              辽宁

              内蒙

              湖南

              吉林

              陕西

              6

              6

              9

              3

              2

              4

              1

              1

              3

              1

              A.投资规模大,资金多
              B.轻工业发达
              C.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D.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
            • 4.

              下列中国近代企业中不属于洋务企业的是

              A.天津机器制造局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上海发昌机器厂
            • 5.

              中国一批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购买机器,创办近代企业,从而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其诞生时间是

              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明朝中后期
              C.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一战期间
            • 6.

              《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中国造船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进步
              B.“一战”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C.为美国所造的四艘万吨轮船带有中国文化元素
              D.南京国民政府的经济措施刺激了民族工业发展
            • 7.

              1895年前,上海已建立了少数近代企业,但总体规模不大。1895年之后,上海就出现了制造企业纷纷开张的局面,工业发展变得生机勃勃。这主要是由于

              A.洋务运动的发展
              B.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
              C.政府调整经济政策
              D.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 8.

              19世纪末,清政府多次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其主要目的是

              A.扶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获取资产阶级的政治支持
              C.调整经济政策以救亡图存
              D.扩大税源以解决财政危机
            • 9.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官营洋务资本  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B.民族资本     官营洋务资本   外国资本
              C.外国资本     官营洋务资本   民族资本
              D.外国资本     民族资本       官营洋务资本
            • 10.

              有学者这样描述中国近代经济的基本格局:“第一世界已是马达隆隆、汽笛长鸣,是工业文明曙光初现;而第三世界则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传统的畜牧业经济;第二世界则是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男耕女织,耕织结合的传统农业经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②民族工业占绝对优势

              ③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区域差别    ④形成均衡发展的经济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