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洋务运动被称之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主要体现在(  )

              A.最早使用机器生产
              B.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C.主张政治体制改革
              D.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 2.

              与西方近代工业发展进程相近似,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最初也主要表现在

              A.煤铁工业和纺织业
              B.矿业开采和电力工业
              C.交通运输和化工业
              D.机械制造和电报通讯
            • 3.

              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很多有识之士意识到,在机器竞争时代,“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于是纷纷兴办实业以救国,中国工业化开始艰难起步。其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鸦片战争
            • 4.

              陈旭麓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射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这里的“新陈代射”指的是

              A.统治阶级内部觉醒出现“变局论”
              B.中国完成了现代化进程
              C.西学东渐之风日益盛行
              D.中国经常逐渐沦为资本主义附庸
            • 5.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官办企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使中国完全走上了富强之路
              D.产生了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 6.

              历史学家徐中约在其著作《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方面……却完全被忽略了。”这里所说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收回利权运动
              C.实业救国
              D.不缠足运动
            • 7.

              一位传教士曾经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学。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 “他”的贡献是

              A.翻译西学,开眼看世界
              B.弃政从商,实业救国
              C.兴办近代工业,自强求富
              D.宣传儒学,倡导商战
            • 8.

              下表是19世纪70—90年代清政府投资的基本状况,这些投资

              类别

              工矿、纺织

              铁路运输

              数量

              18个

              364千米

              投资额

              1546万元

              1251万元

              A.是清政府“求富”的重要途径
              B.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C.遏止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使民族工业迎来了春天
            • 9.

              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用力相等,然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入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也。”他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0.

              著名学者钱乘旦认为:在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在“抗拒”与“接受”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性,它接受现代化是为了控制现代化,让它为维护传统的价值取向服务”。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