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2.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载,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有129种之多,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只有12种;但是之后的十几年中,日本翻译中国书籍仅6种,而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却达到了958种,其中多数为政治、法律书籍。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思想家与革命派都希望得到日本支持
              B.日本为进一步侵略中国制造政治舆论
              C.维新思想家利用日本学术思想反击顽固派
              D.中国知识分子主张通过日本学习西方
            • 3.

              梁启超在论及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指出“盖权臣之消长,与专制政体之进化成比例,而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材料中“教义之浸淫”指的是(  )

              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
              B.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中国专制意识根深蒂固
              D.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丧失了斗争精神
            • 4.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二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5.

               研究者发现,自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当时思想界在讨论中国的政治问题时,大家都不再使用传统的儒学语言,而改为运用近代西方社会的政治理论语言。这种现象说明(   )

              A.传统的君主政体已不再为资产阶级所认同
              B.清朝专制统治的正当性受到质疑
              C.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加深
              D.戊戌变法动摇了传统儒学的正统地位
            • 6.

              严复因少年丧父,家道中落而考入福州船政大学学习轮船驾驶:詹天佑因家道贫寒而加入清政府第一批留学生的行列。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   )

              A.华夷观念根深蒂固
              B.重孔孟之道,视科举为正途
              C.西方科学技术仍被歧视
              D.维新思想日益传播
            • 7.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之思想界”。这主要是因为梁启超宣传了(    )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
              B.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D.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 8.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年~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 9.

              严复晚年给门生的信中说:不佞垂老,亲见脂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大地,泽被寰区。这表明严复

              A.认清了工业文明的本质
              B.发展了进化论思想
              C.肯定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D.否定民主政治实践
            • 10.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专制政体利于官,利于外人耳。利于官者,借压力以剥削百姓,利于外人者,借官力以压迫百姓。”这反映了郑观应主张

              A.发展中国的民族工商业
              B.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在中国实行民主制度
              D.实行欧美的重商主义政策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