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 )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
              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
              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 2.

              在7—9世纪的264年里,它曾十几次派出使团到中国学习。20世纪初,它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主要国家。“它”是

              A.朝鲜
              B.日本
              C.英国
              D.美国
            • 3. 如图是一组近代以来中国国旗的图片,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对此组图片理解正确的是(  )
              A.图①与皇帝制度相始终
              B.图②诞生在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图③确定于1949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①②③更替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进程
            • 4.

              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该漫画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
              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
              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 5.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第二个巨大跃迁是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框架的基本确立,到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在两个跃迁的过程中,“第一次跃迁起点”、“为现代民主奠基”、和“进入社会主义法治政治的基本轨道”分别指什么事件(  )
              A.辛亥革命、五四宪法、改革开放
              B.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依法治国”被载入宪法
              C.辛亥革命、《共同纲领》、“依法治国”被中共十五大确立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五四宪法》的制定、改革开放
            • 6. 有人将中国近代史比作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如图),左侧主要趋势是苦难,右侧主要趋势是复兴,底点是八国联军侵华。以此为视角,下列事件选取最符合该抛物线的是

              A.左:鸦片战争、《资政新篇》、甲午中日战争       右:辛亥革命、中共建立、新中国成立                
              B.左: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右:辛亥革命、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
              C.左: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右: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D.左: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           右:中共建立、抗战胜利、解放战争
            • 7.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1787年美国宪法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8. 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栏是(         )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  1870年  1911年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国民议会制定  临时大总统制定  
              特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确立了总统制与议会制的混合制度  体现主权在民、责任内阁的原则  
              评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第一部资产阶级临时宪法  
              A.颁布时间
              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