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劳动力的发展状况是一定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厂主不得使用未满15岁之童工和女工从事午后9时至午前5时之工作, 工厂主不得使用童工和女工从事危险工作和妨害卫生工作之职责。每周休息一日,工资照付;做工者付双薪。男女同工同酬。——1926年12月湖北政务会议颁布的《湖北临时工厂条例》

              材料二 1950年至1957年,我国城镇人口从5 756万增加到9 949万,其中,机械增加(由于人口迁入和迁出引发的数量变化)人口为2 545万,占总增长量的60.8%。 1957~1960年间,非农业职工增加2 500万人,其中1 950万来自农村。

              材料三 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指出,2007年城镇非公有制单位就业人员比例为 75. 7%,相比之于1978年的0.2%大幅提高。股份制经济单位、外商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单位、私营个体经济就业人员均有大量增加。其间,国务院修订公布了《禁止 使用童工规定》、制定颁发了《工伤保险条例》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部 公布了《工伤认定办法》、《最低工资规定》等一系列部门规章。1991年底,全国30 个省(市、自治区)劳动部门共开办职业介绍所9 674所,基本上覆盖了省、地(市)、 县(区),并向乡镇延伸。

              (1)据所学知识,指出促成材料一所述现象出现的相关因素。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并指出其成因。

              (3)材料三反映了1978年以来我国劳动就业有什么特点?这体现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哪些成就?

               

            • 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这次讨论肯定了“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党的                     (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3.
              【题文】结合史实概括说明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的变化,
            • 4.
              【题文】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第二届盛会今天(2005年7月28日)在成都落幕。(如图所示)一如首届(注:首届“9+2”论坛暨洽谈会于2004年6月1日至3日在香港、澳门、广州三地举行)的情形,第二届盛会依然充满了热情和对未来的期许,惟一不同的是,举办地由珠三角核心区的粤港澳换成了千里之外的四川。
              对于不太了解“9+2”的人来说,一个名称里有“珠三角”的盛会由四川这个距珠三角遥远的省份来举办,可能会有点不太习惯。其实,抛开紧密的经贸往来不谈,单从地理角度,位于长江流域的四川从2200年前就与珠江流域联在了一起。产生联系的是修建于秦朝的运河——灵渠。  
              意味深长的是,一年多以前,广东党政代表团为泛珠合作到广西考察时,专门到灵渠参观。有观察者敏锐地注意到,站在“灵渠”刻石两边,两广领导人欣然牵手合影。这条短短30余公里的水道,使南中国成为一个联通的水运网络,成就了秦朝的统一大业。与灵渠打通长江、珠江两大水域不同的是,泛珠合作是“9+2”的决策者们打通行政壁垒、共建南中国的宏大社会实践,是开启两大流域市场一体化的伟大工程。
              ——摘自 2005年7月28日《南方周末》“南中国的历史性创举”
              (1)材料二中提到的“灵渠”位于何处?它的开通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广东和四川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都曾充当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2)请简要说明四川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排头兵”地位。
              (3)用近现代以来的事实说明,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具有哪些优势?
            • 5.
              【题文】概括指出1949~1952年底、1956~1978年以及1978年以后三个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状况,并分析其对当时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 6.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9分):
              材料一 1957年工农业产品产量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1.95亿吨
              19%
              30%

              164万吨
              26%
              93%

              535万吨
              296%
              580%

              1.3亿吨
              96%
              210%

              193.4亿千瓦时
              166%
              320%
              原油
              146万吨
              235%

              材料二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张乐平于1958年画的《跃!跃!跃!》: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工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在工业领域出现了什么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异军”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中解决了什么问题。(3分)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你对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认识。(4分)
            • 7.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明代民间凤阳花鼓词
              材料二: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文革”中流传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的凤阳花鼓词
              请回答:
              (1)各段民间花鼓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6分)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发生巨大转变的原因是什么?(4分)
            • 8.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恢复、健全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最初是恢复或建立起包工制,即包工到人、包工到组或计件包工……稍后改包工制为划分固定作业组,包工到组、包产到组、联产计酬,把责任、权利和利益结合起来……后来,在一些地方进一步发展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包产到户是农村基本核算单位,包产部分由基本核算单位统一分配,超产奖励、减产受罚。包干到户同样是以户为承包单位,它同包产到户的区别在于农户承包的生产责任所得到的劳动成果中扣除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的上交公共积累等费用后,全部归承包农户。
              请回答:
              (1)农村生产责任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3分)
              (2)它的发展形式如何?(6分)
              (3)它的实行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