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变化情况统计表

                版本

                 封面

                内页印刷

                防伪程度

                  备注

              1949版

              手工填写

              防伪手段几乎为零

              中俄文对照

              1953版

              棕色漆布硬皮

              繁体、竖排、

              手工填写

              很低

              从1956年8月13日起分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

              1971版

              棕色人造革软皮

              同上

              有一定防伪

              措施

              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

              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75版

              同上

              简体、姓名

              及地名用汉

              语拼音

              同上

              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

              1980版

              同上

              同上

              同上

              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1992版

              枣红色PVC涂塑软皮

              资料页内容

              为机器打印

              采用较多的防伪技术措施

              1997版

              玫瑰红色、由植物纤维、乳胶及硝化纤维合成

              相片等个人

              资料全部机

              器打印、反

              转膜加印

              采用大量防伪技术措施

              制作防伪技术水平接近国际前沿

              2005版

              相片等个人

              资料全部机

              器印刷、反

              转膜加印

              同上

              前面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请各国军政机关对持照人予以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协助”。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

              ——根据陈永利《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签发历史沿革》等资料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我国护照主要版本变化中所折射出的历史信息。(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解释和分析逻辑严密)

            • 2. 1912年,上海某时尚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A.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B.上海服装质地优良
              C.当时女性盲目崇洋      
              D.作者态度相对保守
            • 3.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4. “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 5.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于1904年在芜湖创办,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它的创办对当时人们的影响主要有 (  )
              ①开阔视野 ②关注国事 ③启迪民众 ④传播新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 6.

              促使中国由传统的交通运输到近代运输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①近代化轮船、火车的引进 

              ②汽车、电车的引进 

              ③北方马车的淘汰   

              ④南方传统舟船的消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 7.

              1918年,一名外国商人在中国做生意,他往来于中国各地,可以乘坐的交通工具包括(  )。

              ①轮船 

              ②火车 

              ③飞机 

              ④有轨电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交通运输的发展
            • 9. 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
              A.1998--1900年                           
              B.1901--1911年
              C.1912--1927年                           
              D.1928--1937年
            • 10.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出了

                   A.近代化的历史趋势           B.自由平等的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