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中国城市建设史》)这种变化反映了
              A.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C.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 2. 张晓明老师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课上给同学们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符合史实的有(  )
              ①人称战国思想家惠施学富五车,是指他旅行时也爱学习,五辆车上都装满爱看的纸质书
              ②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昇(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楷书奔放跃动,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④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现实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骚体”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 3. 古代中国是一个发明和发现的国度,许多门类的学科与近代西方科学原理相通,不过传统的学科思维模式难以用西方理论进行系统解释,与源于欧洲的现代科学不太相容。但是在今天的“非典”和“禽流感”中中国古代文明却日益受到重视,与之相关的代表性著作是
              A.《九章算术》 
              B.《齐民要术》 
              C.《伤寒杂病论》 
              D.《授时历》
            • 4. 将黏土刻成一个个单子,烧硬后用于排版印刷,印完一版,单字可卸下以备再用。此项技术最早记载于(  )
              A.《史通》   
              B.《农政全书》   
              C.《农书》  
              D.《梦溪笔谈》
            • 5.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主要说明了
              A.蔡伦是造纸术的最早发明者
              B.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唯一依据
              C.社会生活的需要往往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 6. 南宋《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材料中“针盘”在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
              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B.加速了文化进程
              C.诞生了地理大发现             
              D.引发了工业革命
            •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6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6分)
              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4分)
            • 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 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鳊《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
              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 9. “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英国人培根所说的这三种机械发明分别指中国的
              A.造纸术  针灸  指南针            
              B.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C.造纸术  印刷术  火药            
              D.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 10. 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