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973年,他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2001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是我国哪位科学家

              A.钱学森
              B.邓稼先
              C.钱伟长
              D.袁隆平
            • 2.

              “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是( )。

              A.袁隆平
              B.钱三强
              C.邓稼先
              D.李四光
            • 3. 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
              A.“一五计划”期间沈阳飞机制造厂的建成
              B.北斗导航系统的筹建
              C.“神州”5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太空
              D.“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 4. 有人说:在屈辱的近代,我国因为落后没能赶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搭上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快车,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
              ①“两弹一星”
              ②“万能蒸汽机”
              ③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有轨电车。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5.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与材料评价的人物相关事件是
              A.“两弹一星”的目标完成
              B.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
              C.“包产到户”的全面推广
              D.载人航天的初步实现
            • 6. 1865年,法国的儒勒·凡尔纳撰写的《 从地球到月球》《 环绕月球》等科幻小说以其天才的想像,掀起人们对宇宙航行的极大热情。近一个世纪后,人们惊奇地发现20世纪中的诸多发明创造, 如飞机、 潜艇、 坦克等在凡尔纳的小说中都可以找到原型。下列最有助于凡尔纳科幻的是
              A.蒸汽机的使用与推广 
              B.量子论  
              C.电学等物理学研究的突破 
              D.相对论的提出
            • 7. 读三国工业生产的上升情况表(以1913年为100%)
              国别
              1860年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1910年
              1913年
              德国
              14
              18
              25
              40
              60
              89
              100
              英国
              34
              44
              53
              62
              79
              85
              100
              美国
              14
              11
              17
              39
              64
              89
              100
              从表格中能反映出(      )
              A.19世纪中期英国工业生产量已稳居世界首位
              B.德国的工业发展速度和美国相比长期落后
              C.科技极大影响了大国的经济发展速度
              D.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中心
            • 8. 美国《新闻周刊》撰文指出:“马里兰大学一个研究小组收集的数据显示,我们眼下处于50年代以来全球暴力的最低点。但我们被告知我们生活在一个黑暗危险的时代:恐怖主义、流氓国家、核扩散、金融恐慌等。部分问题出在这里:暴力逐渐减少,信息却不断激增。”作者意在说明(  )
              A.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得威胁被夸大 
              B.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在诸多不稳定因素
              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  
              D.“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趋于缓和
            • 9. 1932年,《皖报》在其原有“政府通告”“本省与本市新闻”“文艺副刊及广告”等版式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周刊”“教育周刊”“农林周刊”等。这反映出该报的办报理念(  )
              A.商业性弱化
              B.时政性消失
              C.社会性增强
              D.经济味浓厚
            • 10. 右图为天津电报大楼的楼顶建筑,钟表指针的脱落和墙皮的破损向众人说明曾经红火一时的电报事业离人们远去。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信息技术的发展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人们观念的更新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