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中,陶行知以实验推广“乡村教育”作为改造农村的出发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陶行知认识到在一个农业立国的泱泱大国里,农村的处境和地位,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和昌盛,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和发展前途。……并且他认为中国历来不重视乡村教育,即使办了少量的乡村学校也都走错了路。“他(旧式教育)教人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

              从1926年开始,陶行知全身心地投入乡村教育改造运动中。他说:“我们要从乡村实际生活产生活的中心学校;从活的中心学校产生活的乡村师范;从活的乡村师范产生活的教师;从活的教师产生活的学生、活的国民。”

              “中国的师范教育多半设在城市里,对农村儿童的需要和疾苦不能理解和适应。”……因此,1927年3月初陶先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初名为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除此之外,还办有试验民众学校、劳山中学、民众教育研究会、晓庄医院、晓庄剧社等。

              ……根据当时中国农村“多子多福”的传统旧观念。1931年,陶行知在《中华民族的出路与中国教育的出路》,提出要“创造五生世界”,即少生、好生、贵生、厚生和共生。

              (1)根据材料概括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内容。(6分)

              (2)结合时代背景,简要评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陶行知在江南地区推行的乡村教育。(9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