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苏俄(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2.

              在苏联,1928年1公担裸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D.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 3.

              以下各段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我认为揭露农村生活中令人痛心的一个侧面是我道义上的责任。……以中央的名义命令把粮食征收殆尽,不给农民留下一磅粮食来养家糊口。”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 4.

              为了使苏联在军事上和经济上不依赖世界其他地区,苏联领导人实行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 5.

              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伟大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材料肯定了斯大林时期的俄国

              A.开创计划经济体制
              B.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C.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D.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 6.

              列宁指出,商业“是我国经济生活的试金石,是无产阶级先头部队同农民结合的唯一可能的环节,是促使经济开始全面高涨的唯一的可能的纽带”。为此,苏维埃俄国调整了当时的经济政策,这一政策

              A.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
              B.允许市场发挥作用,体现逐步过渡的思想
              C.推行集体农庄制度,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D.全力发展重工业,抵制法西斯德国侵略
            • 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以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 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新形式。”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新经济政策

              A.是利用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B.是国内战争时期战胜敌人的一种手段
              C.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而曾遭反对
              D.是解除国内政治危机的途径
            • 8.

              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 9.

              1920年12月到1922年12月瞿秋白在苏俄考察时记载:“第二年,社会景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_______很满意。”横线上应该填上

              A.余粮收集制
              B.义务交售制
              C.粮食税
              D.收购制
            •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在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时,说:“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它是发展中的事业……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说明 :                          

              A.斯大林模式适应于世界各国
              B.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C.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计划经济模式
              D.计划经济可以缓解经济危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