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既有共同点,因为各国所依据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渊源是共同的;又有多样性,因为各国所建立的是要适应本国政治、经济、社会需要的制度。

                                                                                                                                       ——林娟《美国的大选和西方的议会民主制度》    

              材料二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解放区的政权建设。在陕甘宁、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苏皖等老区,继续“实施普选的彻底民主制度”,在乡、区、县、边区四级政权建设中,除汉奸、恶霸地主、反革命分子及精神病患者外,不分阶级、党派、民族、职业、财产、性别、宗教信仰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实行平等、普遍、自由和直接选举原则。采用直接投票、投豆豆到碗、送票箱到家门等形式,选举时,选民穿上节日盛装,妇女头戴鲜花,有的骑毛驴翻过几座大山选出自己拥护的人。

                                                                                                                                       ——马尚斌《中国近代史教程(1840——194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共同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民丰政治与解放区政权建设的区别以及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 (9分)

            • 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边区政府于1937年5月通过了《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制定了“普遍、自由、直接、平等”的选举原则。在边区政府和各抗日根据地展广泛深入的选举运动。当时的口号是:“民主政治,选举第一,没有选举,就没有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革命”。把选举上升到民主政治的首要高度。选事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1937年、1941年、1945年的三次大规模的选举,都是通过普遍、平等、无记名、发表竞选演说、差额选举、看政绩、发挥新闻舆论作用等形式,由老百姓选出自己信任的政府和官员。

              ——引自《炎黄春秋》2009年第8期

                  材料二  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1946年访问延安后,对延安的民主政治建设印象极为深刻,她在书中写道:“无论走到哪里,我都发现人们对他们的选举赞不绝口……千百万中国人民用投豆入碗的办法来进行政治上的选择”。

              ——(引自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中国出现黎明》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1937年至1946年延安民主选举运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1937年到1946年的延安民主选举运动进行评价。

            • 3.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引自许章润、翟志勇主编《历史法学—家国天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述两部宪法的区别。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这种区别产生的原因。

            • 4.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胜利的果实不能白白地送掉,全国人民必须团结牢,大家一齐来动手,剥掉假民主的外套。……今天我们“为团结、胜利与民主而歌”,却不要教胜利冲昏了头脑。团结的障碍多得很,民主的暗礁更不少。让我们抓紧时机,打定主意,把民主、和平的呼声高唱入云霄!

                                  ——李公朴《不要教胜利冲昏头脑》(1945年9月2日)

              材料二  政治上玩了一套还政于“民”,实则是还政于党的把戏之后,就在军事上想凭借美军、敌伪军来完成武力统一的迷梦。屠杀人民的人,……你讲言论自由,他讲打人自由,你讲开会自由,他讲开枪自由.1不仅在马路上他们可以自由地抓人、打人、杀人,还可以自由地到学校去投手榴弹,打不死还加上几刺刀。这就是中国今天的真相,也就是“一二·一”惨案所以发生的原因。

                                      一李公朴《世界看“一二·一”惨案》(1 945年1 2月《知识青年》)

              (l)概括材料一的主张。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现实?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出现的背景。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