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吴兢《贞观政要》里写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中所载“君民舟水论”的认识与唐太宗采取的治国措施对应的是:

              A.强化集权
              B.民族平等
              C.轻徭薄赋
              D.开疆拓土
            • 2.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也是以后历朝封建皇帝学习的楷模,其统治特点包括 ( )

               ①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②虚心纳谏     

              ③注意改善民族关系           ④清明统治始终如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 3.

              有网友在网络上回答“中国古代最杰出的皇帝是谁”这一问题时认为是唐太宗李世民,下列理由不能成立的是

              A.吸取教训、居安思危
              B.反躬自省、千古名君
              C.厉行刑法、稳定秩序
              D.仁政爱民、文德治国
            • 4.

              下列对皇帝的称呼,属于年号的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明太祖
              D.乾隆
            • 5. 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之一是“民本”思想。下列表述最能体现此思想的是(  )
              A.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圣人治吏不治民
              B.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
              C.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
              D.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
            • 6. 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是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民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唐朝疆域大大超过以前朝代
            • 7.

              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这一政策说明当时 ( )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
            •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 “万历以后,赋敛繁而民心涣散,闯贼以乌合之众唾于燕京,宗社不守……”

                                                                      ——康熙《过金陵论》

                   后世亦有无大失德而损覆其家国者,如明之崇祯年间是也。皆由臣子背公徇私,外言路者变易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康熙《讲筵绪论》

              材料三 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康熙帝在阐述什么问题?他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不得照抄材料)。(6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杰出人物和他们所处时代的看法。(3分)

            • 9. 唐太宗曾多次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缓和水与舟的关系,他采取的相关措施有:①推行均田制   ②减轻赋税  ③减轻刑罚 ④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

              (15分)

              材料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与群臣讨论如何安置内附的东突厥。……中书令温彦博建议把突厥迁入河南朔方之地,全其部落、风俗,其实质是在尊重突厥生产方式及风俗习惯的前提下的自然同化之策。唐太宗反复权衡后,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

              ――梁华《从唐太宗的民族政策看唐文化的繁荣》

              材料二   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

              ――《清圣祖(康熙)实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温彦博提出的建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安置东突厥的措施。(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熙帝对中国古代传统的“大一统”理论作了怎样的发展?(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