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22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的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用我们三民主义的口号和法国革命的口号来比较……平等和我们的民权主义相同,因为民权主义是提倡人民在政治之地位都是平等的,要打破君权,使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说民权是和平等相对的。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年)

              材料二: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超过了他的同事。……毛泽东认为,如果你对事物有所了解,你就能够并且应该照那样做,但是你的经验和你实践的结果,应该引导你对你所知道的东西加以再认识。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三:邓小平同志部分讲话的时间和名称

              讲话名称

              发表日期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1984年6月

              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

              1985年10月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1月、2月

              ——《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对民权的认识有何变化?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

              (2) 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6分)

              (3) 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成果。(6分)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三大思想理论的认识。(4分)

            • 2.
              (1)(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965年中国农业税征收情况表(税额单位:细粮亿公斤)

              时间

              农业实产量

              实征农业税

              农业税占实产量%

              合计

              正税

              附加

              合计

              正税

              经济恢复时期

              3806.5

              494.54

              443.88

              50.66

              13.00

              11.70

              “一五”时期

              8017.8

              933.21

              847.45

              85.76

              11.60

              10.60

              “二五”时期

              6983.2

              833.32

              745.66

              87.66

              11.90

              10.70

              1963—1965年

              5004.5

              374.02

              333.42

              40.60

              7.5

              6.70

              材料二  2006年,中国政府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税占比例较高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国政府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6分)

              (2)(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4年,孙中山在《民族主义》演讲中说:“英俄两国现在生出了一个新思想,这个思想是有知识的学者提倡出来的,这是什么思想呢?是反对民族主义的思想,这种思想说民族主义是狭隘的,不是宽大的;简单地说,就是世界主义。现在的英国和以前的俄国、德国以及中国现在提倡新文化的新青年,都赞成这种主义,反对民族主义……列宁为什么受世界列强的攻击呢?因为他敢说了一句话,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十二万万五千万人,一种是二万万五千万人,这十二万万五千万人,是蹙那二万万五千万人的压迫……我们要能够联合十二万万五千万人,就要提倡民族主义,自己先联合起来.推己及人,再把各弱小民族都联合起来,共同去打破二万万五千万人,共同用公理去打破强权,强权打破以后.世界上没有野心家,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便可以讲世界主义。”

              (1)根据材料,概括孙中山关于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关系的观点。(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发表《民族主义》演讲的目的。(7分)

              (3)(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8年10月24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亲自护送进舱的数百名孤儿难童趴在栏杆上放声高歌,摇着小手向卢作孚告别,观者无不为之动容,宜昌大撤退拉开大幕。到12月底,历时40多天的大撤退基本结束。当日军攻陷宜昌时,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日本军界完全没有估计到宜昌撤退能奇迹般的完成.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成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有机关学校、科研院所、珍贵文物等;大撤退的同时民生公司又为前线将士源源不断地提供武器和给养,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证。
              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然而,其英勇悲壮更甚于后来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史学家指出,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依靠一个国家的力量,由一个军事部门指挥完成的:宜昌大撤退是由中国的一家民营企业为主要力量创造的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1939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授予卢作孚一等景星勋章和胜利勋章。1980年,党中央《关于卢作孚先生的结论》里这样写道:“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敦刻尔克大撤退相比,宜昌大撤退有何特点?(9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历史意义?(6分)

              (4)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作家、记者、历史学家。

              丘吉尔称二战为“非必然的战争”。1940年5月国王召见丘吉尔令其组阁,上任后丘吉尔首先访问法国,他惊讶地得知法国即将投降,但是他向法国领导人表明,即使法国被打败了,英国仍将继续战斗。丘吉尔下令撤出在法的英军,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1945年5月7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原本信心满满、认为凭借丘吉尔在战争中的功劳定能顺利当选的保守党,却在大选中惨败,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凭借进行社会改革、实现全民就业、建立福利国家的竞选纲领当选首相。带领英国人民走向胜利的丘吉尔却被抛弃了,他后来引用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说:“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丘吉尔正式卸下了首相职务。

              1965年1月,丘吉尔逝世,终年90岁。随着大英帝国光辉日趋暗淡,他的逝世似乎象征着一个骄傲的世纪的结束。

              (1)根据所学知识,说明丘吉尔为什么称二战为“非必然的战争”。(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丘吉尔1940年上台组阁和1945年竞选失败的原因。(9分)

            • 3.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 4.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对孙中山的“四十年”革命生涯中的重要内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宣传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政治主张 ②担任全国铁路督办等职推进发展实业 ③要求北京恢复《临时约法》和民初国会 ④颁布法律赋予国民自由权利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 5. 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护国运动②“二次革命”③袁世凯称帝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 6. 段祺瑞公开叫嚣: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为此孙中山发起了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护法运动
              D.国民大革命运动
            • 7. 1924年在广州成立的黄埔陆军军官学校,设立了政治部主任一职,下列中国共产党党员中曾经担任过此职务的是(   )
              A.李大钊
              B.周恩来
              C.陈独秀
              D.毛泽东
            • 8.

              1924年7月,国民党召开党员联欢会,孙中山看到衣衫不整、肤色黝黑的农民冒着烈日前来参加,兴奋地对身边的宋庆龄说,“这是革命成功的起点”。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孙中山认识到了农民的伟大力量
              B.为此他提出了民生主义
              C.决定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决定进行国共合作
            • 9.

              孙中山曾称赞某国:“今竟一旦将牢不可破之专制国,一举而倾覆之,成立一新共和国,与中国作佳邻焉。”孙中山称赞的某国是

              A.德国
              B.美国
              C.日本
              D.俄国
            • 10.

              中华民国17年,南京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规定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