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情况将是这样: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主体,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生产计划方面:全国工农业的主要部分是按计划生产,部分产品是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自由生产”。这表明一些共产党人

              A.主张彻底变革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B.决定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
              C.已经意识到经济体制需要改革
              D.初步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尝试
            • 2.

              阅读图《中国铁矿石原矿产量统计表》,统计表中产量出现高峰值的直接原因是 (    )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颁布
              B.八大的正确指引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3.

              某领导到农村视察,问党委书记“试验田的亩产多少?”党委书记回答“亩产1万斤”。领导说“还可以再多点吗?你们这里条件好,深耕下,还能多打点。”这一现象说明 (  )

              A.领导重视农业生产
              B.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C.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D.农业生产力提高明显
            • 4.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 5.

              下列图片是研究小组收集的研究资料,据此可推断其研究主题是

              A.农村土地制度变革
              B.城乡文化事业发展
              C.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D.城乡经济体制改革
            • 6.

              毛泽东说:违反客观事物的规律要受惩罚,我们最近三年受了大惩罚,土地瘦了、人瘦了、牲畜瘦了。“违反客观事物的规律”表现在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
              D.文化大革命
            • 7.

              1956年底,中国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20世纪5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制定经济计划。对二者的相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产关系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②都在一定时期内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③都属于计划经济                    ④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调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8.

              下图是根据《中国经济年鉴(1949~1959年)》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关于此示意图所示状况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1949~1957年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平均增长率示意图(单位:%)

              A.国家投资侧重点的差异
              B.新中国生产关系的变革
              C.对资本主义改造的创新
              D.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