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2.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深圳特区批准建立于

              A.1979年
              B.1980年
              C.1984年
              D.1990年
            • 3.

              材料一 1979年2月国务院批准由香港招商局在蛇口14平方千米土地上建立我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工业区。7月8日,蛇口工业区基础工程建设正式破土动工。

              材料二 1984年,深圳对粮食、棉布等商品敞开供应,价格放开。取消粮票刚开始时,深圳不少人发慌……由于发挥了价格机制和供求平衡机制的作用,深圳取消粮票后,原先预料中的风波并未发生。到l987年底,深圳放开价格的商品比例达95%,成功闯过了价格改革关。

              材料三 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创建蛇口工业区的背景和意义。(2分)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深圳价格体制改革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条件有哪些?深圳价格体制改革对其经济体制改革进程有何影响?(4分)

              (3)“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分别从“改革”和“开放”两个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4分)

               

            • 4.

              曾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为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为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 5.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参观浦东后感慨道:“决策高明,规划周密,做法聪明,这是中国的一大奇迹。”中国这一“奇迹”的出现反映的根本问题是(  )。

              A.浦东开发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步骤
              B.浦东成为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C.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
              D.中国多层次、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 6.

              20世纪90年代初,国务院放开了国家管理的737种生产资料和交通运输价格中的648种,同期也放开了国家管理的农产品收购60种价格中的50种。与此直接相关的(  )。

              A.南方谈话与十四大召开
              B.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C.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重新启动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 7.

              1979年春,广东省委书记提出:“我请求中央允许在毗邻港澳边界的深圳、珠海与重要的侨乡汕头市各划出一块地方,搞贸易合作区。”这个建议的背景是(  )。

              A.农村经济改革刚刚拉开序幕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启动
              C.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D.中央开始推进企业自主管理
            • 8.

              下表反映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变化,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

              年份

              进口(单位:亿美元)

              出口(单位:亿美元)

              差额(单位:亿美元)

              外贸总额占GDP的比例

              1951年

              9

              12

              +3

              196%

              1997年

              1 436

              1 820

              +404

              310%

               

              A.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体制改革
              C.对外开放
              D.出口增加
            • 9.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 “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我国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

              A.开放沿海城市
              B.设立经济特区
              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 10.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