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分期是通过划分历史时期研究史学的一种方法,旨在揭示不同历史时期或阶段之间的质的差别,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特点及规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关于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请回答:
              (1)如果以“五四运动”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的中国革命有何“质的差别”?简要说明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6分)
              (2)如果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这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差别?(2分)
              (3)台湾史学界多数人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简要分析其原因。(5分)
            •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
                                                      ——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材料三: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以“四大发明”著称,请问四大发明分别是?材料一中说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非常发达,请在医学和数学方面各举一例以证明。(6分)
              ⑵根据材料二、三,分析中国的四大发明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6分)
              ⑶明清时期中国科技逐渐落后于欧洲,原因是什么?(4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此项行动使用一种特殊的“选票”,即陶片或贝壳。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缸  中。如某人得票超过600O,就将被判流放国外10年,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
              材料二、民众法庭是日常司法机关,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
              请回答:
              (1)“陶片放逐法”是由谁确立的?其实质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涉及实行民主的一种方式是什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所做的决定?(4分)
              (3)雅典的民主制度有什么局限性?(3分)
              (4)据材料谈谈其对今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3分)
            •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根据1953—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二、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摘自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导致这种变化的时代背景。(10分)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的社会条件。(8分)
            •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新和谐公社”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论,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新和谐公社”不仅没有积累,而且消费超过了生产。
              材料二、社会经济领域内实行的最有意义的改革措施,便是在4月16日颁布的关于把巴黎逃亡的工厂主所抛弃的工业企业转交工人生产合作社的法令。5月3日,罗浮尔军械厂的工人根据公社的指示,制定了该厂管理章程。它规定:工长以上各级领导由工人民主选举产生,受工人的监督,不称职者可以随时撤换;成立有工人代表参加的工厂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厂内各项工作。
              材料三、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刻总结了经验并作了艰苦的理论探索。这一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获得了重大发展,为新的革命高潮的到来作了理论上的准备,给无产阶级锻造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1)依据材料一分析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走向失败的原因。(6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巴黎公社是如何管理社会经济的?(6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二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6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