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17、18世纪,欧美历史上爆发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拿破仑主要活动列表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拿破仑的主要活动
              1644年,取得马斯顿草原胜利
              1645年,组建新模范军
              1648年,平定王党叛乱
              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
              1651年,颁布《航海条例》
              1649-1650年,远征爱尔兰、苏格兰
              1653年,自任“护国主”。
              1793年,土伦之役崭露头角
              1795年,平息王党叛乱
              1796年,进军意大利
              1799年,发动“雾月政变”
              1804年,自称为“法兰西人的皇帝”、公布《民法典》
              1805年,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胜利
              1806年,颁布“大陆封锁令”
              1813年,莱比锡战役失败
              1815年,滑铁卢战役失败
              --根据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人教版)整理材料二1793年,法国向英国宣战。华盛顿召开内阁会议,重申了美国在危机时期应当以安全和发展为主,不应当被激情冲昏头脑。大会决定,禁止美国公民在公海从事任何敌对行动;警告美国公民不得向交战双方非法贩运现代国家惯例法所禁运的任何物品;不得采取任何有损于与交战国友好相处的行为。--摘自《华盛顿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人历史活动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政府推行了什么外交政策?这一政策及其体现的外交原则在一战前后有何变化?
            • 2. 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

              材料一

              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中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4分)

              (2)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2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 3. (15分)【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1838年5月8日,英国工人组织公布了“人民宪章”的六点要求:(1)凡年满21岁,精神健全的男子都有选举权。(2)实行无记名秘密投票。(3)议会议员不应有财产资格限制。(4)议员应支付薪金,以便能离开原来的职务,用全部精力为国家利益服务。(5)平均分配选举区。(6)议会每年改选一次。

              1848年4月10日,英国工人群众向议会送交第三次请愿书,其基本内容包括下列一些原则: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人民是一切政权的基础,工人应享有对劳动产品的权利。在议会中没有代表而必须向政府交纳赋税,这是暴政。只有实行工人和劳动阶级代表参与制订的法律,才能使国家的富源和经济资料,获得最完美的发展和最合理的管理。

              ——摘编自昊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核心诉求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宪章运动的意义。(7分)

            •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 “万历以后,赋敛繁而民心涣散,闯贼以乌合之众唾于燕京,宗社不守……”

                                                                      ——康熙《过金陵论》

                   后世亦有无大失德而损覆其家国者,如明之崇祯年间是也。皆由臣子背公徇私,外言路者变易非?淆乱可否,曾无实心体国之人,故至此耳。             ——康熙《讲筵绪论》

              材料三 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

                                                      ——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6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康熙帝在阐述什么问题?他认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不得照抄材料)。(6分)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杰出人物和他们所处时代的看法。(3分)

            • 5.

              3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观察下列两幅图片:

              请完成:
              (1)康熙帝为什么称孔子为“万世师表”?(6分)
              (2清代皇帝亲自为与孔子相关的建筑题字, 说明了什么?(4分)

              (3)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在各地都有同儒家有关的古建筑,请你为当地政府提出一些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建议。

            • 6.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克伦威尔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这样,还能说克伦威尔是真正的革命者吗?他还能算是一个矛盾人物吗?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材料二:

               陶行知(1891——1946年),安徽歙县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1926年起发表《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的核心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作者评价克伦威尔的史实依据并指出在认识历史人物活动方面的不足之处。(7分)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价陶行知。(8分)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