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尔。”材料描述的手工业是
              A.官营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民用工业
            • 2.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1254—1324)游历临安(今杭州)后,称之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在临安城,他能够看到
              A.穿着棉布的市民B.阅读《三国演义》的文士
              C.吟唱京剧的艺人D.违反“海禁令”的囚犯
            • 3.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4.
              2008年7月,《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中国科技馆开幕,重新定义的新“四大发明”——丝绸、青铜、造纸印刷和瓷器首次集体亮相。下列关于新“四大发明”史实的陈述正确的是
              A.甘肃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说明西汉时期的纸张主要用来绘制地图
              B.明代嘉兴机户沈大德使用花楼机,大大提高了丝织品的质量
              C.司马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器等说明了我国尚周时期民营手工业的发达
              D.唐朝制瓷业分工细,品种多,开元年间制造的青花瓷,至今被人们奉为珍品
            • 5.
              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毫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种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A.反映了唐朝主要经济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D.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 6.
              明嘉靖年间,徽州巨商阮弼经商于芜湖,设“染局”,雇工达千人,使本已有十几家染纺且初具规模的浆染业迈上新台阶。促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芜湖有良好的手工业基础 ②该地民族资本相对发达
              ③该地出现新的生产关系 ④该地国内外市场广阔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 7.
              2013年4月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被选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墓中可能出土的文物是
              A.开元通宝B.丝质长袍C.突火枪D.青花瓷器
            • 8.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 9.
              《韩非子》载:“鲁人善织屦(麻等织成的单底鞋);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从中我们可以获得的信息有
              ①战国时期已经有了私人手工业 ②当时手工业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
              ③手工业者受到歧视 ④当时手工业者可以自由流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 10.
              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古代中国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B.②④C.①③D.②③④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