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鲁国和晋国先后公布了成文法典,孔子评论说:“贵贱不乱,才是法度。现在造了刑鼎,使百姓的眼光都集中在鼎上,还用什么来尊重贵族呢? 贵贱失了次序,还用什么来治国呢?”材料反映出(  )
              A.春秋时儒家思想的进步性
              B.战国时法家思想已成主流
              C.孔子思想中有保守性成分
              D.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成文法的国家
            • 2.

              从文化角度看,属于“儒家文化圈”范围的国家是下图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3.

              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的“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的需要
              B.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牵制国人思想
              C.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D.理学家们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的政治说教者
            • 4. 时势造英雄,英雄影响时势。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杰出人物,以其思想和行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二 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陈登原《国史旧闻》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
              --《汉书•食货志》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贞观政要》材料四 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
              --《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198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
              (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
              (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
              (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
            • 5. 当初,刘邦是一个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后来却成为第一位尊崇孔子的皇帝。他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是因为(  )
              A.三纲五常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B.“礼”有助于上下尊卑秩序的确立
              C.君权神授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
              D.儒学信仰体系的重建稳定了统治秩序
            • 6. 济宁是一块拥有悠久历史的神奇土地,这块土地哺育了孔子、孟子、曾子等众多儒学大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闻名世界的教育家,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实质上是指(  )
              A.教育的内容要丰富
              B.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教育适应现实需要
              D.人人都有做教师的资格
            • 7. 如图所示两幅图片,是为纪念我国古代一位先贤诞辰2560周年而作,这位先贤应该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 8. 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位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材料三: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行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在教学中孔子比较注重哪些教学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和孔子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
              (3)依据材料三,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 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慷慨是挥霍与吝啬的中庸。”--亚里士多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材料体现的都是一种中庸思想
              B.两人都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
              C.孔子主张两者兼备,亚里士多德反对两端而取中间
              D.两者的中庸思想完全一致
            • 10.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发展的最突出贡献是(  )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
              B.“学而优则仕”的学习追求
              C.“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D.“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态度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