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美国最高法院室内墙壁古今立法者的雕像中,孔子赫然位列其中,因为他主张“妥协”与“秩序”;“天”是“最高价值观”的载体,这与上帝对等,因此美国人赞许孔子的“宗教伦理”。然而,19世纪中期开始的对华人移民的恐惧促使媒体将中国人“低劣”“怪异”的本性归咎于孔子,而美国人依赖于报刊杂志以获取信息的传统则直接导致负面的孔子形象占据主流中国观;作为“天定命运”观念的积极鼓吹者,无数的报纸都在强调孔子思想属于早已逝去的时代,基督教体系则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毕竟中国的守旧儒家士大夫们都迈开了反思孔子、放下孔子的步伐。
              --摘编自张涛《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
              材料二  经济危机肇始,美国“伪经济学家”鼓吹美国资本家应该前往苏俄取经,学习五年计划模式。对此,反对者应用《论语》中“过犹不及”提醒政府,只能参考孔子的中庸之策,以相同比例削减红利,体现劳资公平。等到罗斯福大行政府干预经济之策,鼓吹自由者借用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感叹公开表示:宁愿遭受老虎威胁,也不愿生活在苛政之下。及至新政措施全面铺开,寄希望于罗斯福驱赶“在民众门前嚎叫的饥饿之狼”的新政支持者惊讶地发现:孔子的“大同”之说与当时的社会福利思想何其相似。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借鉴据称为孔子首创的“常平仓”论制定了《农业调整法》,这无疑也是“大同”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张涛《孔子在美国:1849年以来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形象”在19世纪中期的美国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支持者与反对者解读的“孔子形象”分别旨在达成的主要目的,综合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在美国报纸上的形象变迁”这一历史现象的本质。
            • 2. 从古至今,教育始终是传承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最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聚徒讲学,弟子三千。其中不少学子“贫且贱”,没有社会地位。
              材料二  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位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材料三:拿破仑通过《教育基本法》等法令实行教育改革,加强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同时改建与发展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服务的初等学校、中等学校、专科学校和军事学校等。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主张?在教学中孔子比较注重哪些教学方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的教育主张和实践给教育格局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里士多德对恩师的态度,你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和孔子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很重视教育。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成就?
              (3)依据材料三,归纳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特点,说明拿破仑教育改革的目的。
            • 3. (10分)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策,何为良政?如何实现良政?这是他们都孜孜以求其答案的命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三 在今天,我们任何人都承认,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法律能作出最适当的判决……法治应该包括两重含义:已经订立的法律受到普遍的服从,大家所服从的法律本身是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5分)

              (3)据材料二、三,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思想有什么发展?(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东方孔子与西方两位先哲治国理念的不同之处。(2分)

            • 4.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4分)

              (2)结合所学知识问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2分)

              材料二:“不知自己过失是病痛”;

              “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

              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谦谨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亚里士多德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亚里士多德的人格品质。(4分)

              (4)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在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的相同之处。(4分)

              材料三:西方国家有这么长的发展时间乃是他们的幸事。对此作出贡献的肯定还有诸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亚当•斯密和康德等哲学家,他们对个人主义发展和理性的完善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而受儒家影响的亚洲国家则更倾向于集体的制度。现代化的市场经济没有哲学和政治的自由是不可想象的。 ──(德)乌利希•道姆《欧洲人眼中的孔子和苏格拉底》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西方主流文化对各自政治的影响。(2分)

            • 5.

               

              (14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顾炎武提出要因地制宜,振兴商业;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都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并身体力行。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材料三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挥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绝然无法长成。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3分)

              (2)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发展到新的阶段,结合材料二概括指出其在政治、经济和学术方面新的表现。(6分)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用19世纪末以前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的哪些思想体现出西方现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媾通”?(5分)

            • 6.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仁”与“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①                                    ②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已任……反对“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1)材料一中,① 和 ② 的主张分别是谁提出的?

              (2)从材料二中提取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不得照抄原文。)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传统儒学持什么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明清之际的其他儒学思想家。(至少写出两个)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社会实际回答:你是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的?

            • 7. 某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织了一次研究性学习,其中主题为“与孔子同行——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以下是本次学习中所整理的图表结构,(10分)

              板块一:遥望当初的孔子

              1

              想当初

              孔子如丧家之犬,儒学迂阔难行

              板块二:再看历代的孔子

              2

              秦朝时期(秦始皇)

              焚书坑儒

              3

              西汉时期(汉武帝)

              4

              明清之际(李  贽)

              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5

              维新变法(②)

              孔子是变革的先师

              6

              民国初期(袁世凯)

              尊孔复古

              7

              新文化运动(陈独秀)

              板块三:正视当今的孔子

              材料一

              孔子学院标志

              (画面是一只昂首高飞的和平鸽与地球图案组合,这两个图案又构成了一个变体的“汉”字)

                 材料二

                  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材料三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300多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及欧洲最多),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国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1)请根据提示填写、完成①②③中的具体内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三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如何正视“当今的孔子”?(4分)

            • 8. (8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摘自《论语》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讨论普遍的“善”时说:“最好先讨论普遍的善,看看争论到底在哪里。尽管这种讨论有点使人为难,因为‘理念’的学说是我们尊敬的人提出来的。不过作为一个哲学家,较好的选择应该是维护真理而牺牲个人的友情,二者都是我们所珍爱的,但人的责任却要我们更尊重真理。

              亚里士多德(AriSlotle,前384—前322)在他的哲学名著《形而上学》认为柏拉图理念论最大的弱点,在于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他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他在《政治学》一书中又批评理想国家的设想,认为这种设想不符合社会实际。

              (1)依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2分)

              (2)亚里士多德对其“尊敬的人”是什么态度?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3) 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在思想和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4分)

            • 9. 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考察山东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论语》

              材料二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辩?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顾炎武的《日知录》

              材料四 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乃在革除昔日一本不易旧道德之观念,而建设今日因时制宜断道德之标准。

              ——吴康《论吾国今日道德之根本问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孔子关于道德规范的核心思想。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道德行为的准则是什么 ?根本目的又是什么?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民众也要有担当,梁启超把这段话概括为什么?

              (4)据材料四,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怎样主张?他们对传统文化态度如何?综合上述材料,我们今天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