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说的

              [     ]


              A.心即理
              B.“私欲”与人的正当欲望是同一概念
              C.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D.“私欲”是指那些超出了正当要求以及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 2. 古代曾有儒学大师提出“六经皆我注脚”的论断,主张利用六经为自己服务,但不要执迷于六经的言论。这位大师最有可能生活在

              [     ]


              A.战国时期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 3.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     ]


              A.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 4. 宋明理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

              [     ]


              A.仁政思想
              B.伦理道德
              C.性恶论
              D.唯物思想
            • 5. 朱熹在《朱子大全》中说:“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朱熹说的“理”是指
              [     ]

              A.为人处事的道理
              B.儒家伦理道德规范
              C.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
              D.上天的旨意
            • 6. 一个书生携带了《四书章句集注》等一大箱书籍上京赶考,这种情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     ]


              A、西汉
              B、隋唐
              C、北宋
              D、南宋
            • 7.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是指
              [     ]

              A、自然天体运行规律   
              B、封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C、社会发展规律    
              D、“天人感应”的理论
            • 8. 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     ]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 9. 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并走向成熟。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     ]

              A.孔子
              B.朱熹
              C.陆九渊
              D.李贽
            • 10. 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的共同点是
              [     ]

              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理也
              C.纲常伦理,即为天理
              D.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