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明清三大思想家是指
              ①李贽
              ②顾炎武
              ③黄宗羲
              ④王夫之(   )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 2.
              顾炎武认为:“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下列对顾炎武这一言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制度B.主张削弱君权
              C.倡行“郡国并存”制度D.具有近代“民权”意识
            • 3.
              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不包括( )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 4.
              清初学者潘耒在为某书作序时说:“先生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贤豪长者,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如指诸掌。……有一疑义,反复参考,必归于至当;有一独见,援古证今,必畅其说而后止”,“当代文人才子甚多,然语学问者,必敛衽推亭林先生”。潘耒所评价“先生”的思想特点是 
              A.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之至论B.理在气中,趋时更新
              C.探究万物规律“格物致知”D.提倡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 5.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
              ①反传统反教条            ②反对封建专制
              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 6.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 7.
              《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有言:“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与他的这种精神最为类似的是
              A.董仲舒B.李白C.朱熹D.李贽
            • 8.
              李贽说:“商贾亦何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关吏,忍诟于市易,辛苦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明代蒲州商人王文显训诫其子说:“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上述主张
              A.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B.奠定了“工商立国”思想的基础
              C.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D.肯定了商人追逐功利的精神
            • 9.
              19世纪英国学者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代表作《国富论》中,他阐明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重要性,以下与他的观点最接近的见解是(  )
              A.“从字义通经义,从经义通义理”B.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10.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A.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