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宋史.包拯传》记载:“(包拯)迁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张方平为三司使,坐买豪民产,拯劾奏罢之……后拯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后拜枢密副使。”包拯在御史中丞、三司使、枢密副使时分别职掌 
              [     ]

              A.监督百官、管理财政、管理军政    
              B.管理财政、监督百官、管理军政
              C.管理财政、管理军政、监督百官    
              D.监督百官、管理军政、管理财政
            • 2. 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后,先后做过苏州通判、常州知州等地方官,到公元1069年被提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仕途中的职位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参知政事行使地方监察权           
              B、通判负责监督知州
              C、知州管理地方行政                  
              D、通判的设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 3. 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其调兵之权应属于:  
              [     ]

              A.节度使           
              B.枢密院        
              C.三司使          
              D.转运使
            • 4. “王沔,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应该是 

              [     ]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 5. 全国划为六个财政区域,为一路,各路由转运使掌管,“岁行所部,检察储积,考账籍……”。设置转运使的目的是 
              [     ]

              A.管理地方财务赋税
              B.征发地方赋税
              C.铲除割据的经济基础
              D.限制节度使的权力
            • 6.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


              A.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B.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C.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D.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7. 唐朝与宋初加强君主权力的措施中最为相似的是
              [     ]

              A、设立六部
              B、分化相权
              C、分散地方官权力
              D、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
            • 8.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


              A.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 9. 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两周实行分封制 ②西汉设置刺史 ③唐朝实行三省制 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0. 自秦以后,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古代中枢权力机构也不断发生变化,其中为分割宰相兵权而设立的机构是
              [     ]

              A.枢密院
              B.中书省
              C.三司
              D.内阁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