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图1马、恩在一起  图2公社成立  图3“阿芙乐尔”号的炮声
              请完成:
              (1)三幅图片分别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
              (2)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有何直接联系?
              (3)三幅图片分别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这三幅图片反映了什么发展趋势?
            • 2.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4月16日,列宁及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这些革命者将破坏亲协约国的临时政府。他们的推测被证明是正确的。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尤其引起争论的是“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
              材料二: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向这一政策挑战,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4月份似乎还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到1917年年底时,许多人准备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而战斗,以便摆脱临时政府,因为临时政府阻碍人们获得极为渴望的和平、土地和面包。
              ——以上材料均摘自《全球通史》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德国最高指挥部推测正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说明列宁的主张为什么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
              (3)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列宁提出的主张为什么“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 3.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俄历)10月24~25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兵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
              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苦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或民主的和平,即俄国工农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和平法令》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10月24~25日的革命”是指什么政党领导的哪一革命?
              (2)上述材料反映了新成立的苏维埃工农政府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什么态度?这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意愿?
            • 4.
              【题文】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
              于武装起义(1917.10.23)》
              材料三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和平法令》
              材料四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请完成: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3)材料三、四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偶然的。
            • 5.
              【题文】
              阅读下列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材料:
              材料一   俄国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和平法令》指出,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的人民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和约进行谈判,立即实现“不割地(即不侵占别国领土、不强迫合并别的民族)不赔款的和平”。
              材料二   11月10日,英、法、日、意等国派驻俄国大本营的军民代表团团长联合发出一份照会。照会威胁说:“如果俄国退出战争,它将遭到最严重的后果。”
              材料三    法国军事当局要求俄国的杜霍宁将军阻止谈判的开始,并把俄军留在前线。
              材料四    11月27日,德军总局司令部的答复来了,他表示同意和平谈判。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苏维埃政府对当时的战争采取了什么态度?其原因是什么?
              (2)材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四反映了德国的态度,德国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态度?
            • 6.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目前在世界各交战国中,俄国是最自由的国家),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目前俄国革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阶层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四月提纲》是列宁在什么时候发表的演说?
              (2)列宁在演说中说的“这个资本家政府”,“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是指的当时的什么政府机关?
              (3)列宁说的俄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指什么性质的革命?
              (4)“最自由的国家”情况后来有了什么变化?为此,布尔什维克党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