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
              “哭声达于四野”。
              (1)“割台湾”是近代哪一不平等条约的规定?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高瞻远瞩,实事求是,提出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解决台湾问
              题的重要论断和思想,确立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方针。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邓小平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试说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材料三    但是,值得所有中国人警惕的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分离倾向有所发展,“台独”活动趋于猖獗。某些外国势力进一步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这些活动不仅阻碍着中国和平统一的过程,而且威胁着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引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 2.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百年前……,日本帝国主义……强行攫取了台湾及澎湖列岛,使台湾人民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活了半个世纪之久。……五十年 前,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日本帝国主义,1945年10月25日,台湾与澎湖列岛重归中国版图,台湾同胞以此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但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
              --摘自江泽民《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请分别写出秦朝、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最主要的地方管理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共同的积极作用?
              (2)一百多年前,日本通过哪一战争及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台湾与澎湖列岛?材料一中所说的“众所周知的原因”指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请概括指出方针的基本内容并列举出这一方针成功运用的两个事例。
            •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巨额外债,1895年借款额是1894年的11倍多,1895-1899年年均借款额也比1894年高5倍多。这一时期外人企业投资也大大增加,其1895-1899年年均数是1894年的20多倍。
                  材料二  大战期间(注:指一战)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资本输出,……随着大战的进行,洋货进口值先大幅度降低,后略有回升;而欧洲战争对中国棉花、皮毛等原料需求增加,中国货物出口比战前有了较大的增长。
                                                                                                  --均摘自陈争平 龙登高《中国近代经济史教程》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895年借款额”大增的是什么战争?并指出此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期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并分析该状况出现的原因。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