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如表为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脚踏车 机器脚踏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89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数据的变化表明上海(  )
              A.近代交通工具普及
              B.城市交通进步显著
              C.生活方式普遍西化
              D.民众消费水平悬殊
            • 2.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古今中外,人们都十分重视交通建设。从古代到现代,西南地区的交通建设尤其困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221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2009年5月2日,考古学家在宜宾县考察了始建于秦朝的五尺道。自秦以来,该处就是由四川到云南的重要通道。专家认为这段约350米长的道路保存完好,具备了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条件。
              (据《华西都市报》2009年5月5日第12版)(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道路系统的修建在当时有何影响。分析材料中五尺道的历史价值和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汉、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4-6名工人献出生命。

              (2)据图和材料二,说明全面抗战爆发后我国公路分布的变化及新建公路在抗战中主要作用。在滇缅公路修建中,各族人表现出怎样的精神?
              材料三
              “二呀那二郎山,哪怕你高万丈,解放军,铁打的汉,下决心坚如钢,要把那公路修到那西藏!……公路通了车,运大军,守边疆。开发那福源,人民那享安康。前藏和那后藏,真是呀好地方,无穷的宝藏没开采,遍地是牛羊。森林草原那到处有,人民财富不让侵略者他来抢。要巩固国防,先建设边疆,蓬帐变高楼,荒山变牧场。”
              (《歌唱二郎山》)(3)材料二是20世纪50年代起流行的歌颂康藏公路建设的歌词。根据歌词概括康藏公路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
            •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81年,中国人在唐山和胥各庄之间自主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以便将河北开平矿务局出产的烟煤运出。但清末的中国官府却视这种先进的蒸汽机车为怪物,尤其害怕它隆隆的震颤声惊动了距离唐山不远的东陵。为了保护陵寝的风水不被破坏,他们弃用冒白汽、拉长笛的蒸汽火车头,而让骡马充当火车头。
                  材料二 自民国成立以来,报馆林立,报纸风行,言论界之发达,几有一日千里之势。然究其内容,或由政府收买,或由政党收买,或由一机关收买,故一言一论,必须随买主之旨意,而不能自由,其有卓然独立,而不为金钱利用者,又不免为两方所忌,此报界所以日趋黑暗也。
              --1913年6月16日天津《大公报》评论
                  材料三 从1993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至今,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了十多年高速发展的历程。据信息产业部估计,2003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用户数达到6 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普通民众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服务,也形成丰富多彩的网络政治生活。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取政府免费提供的公共政治信息,还可以对政府的各项政策发表自己的建议,而民意调查机构的调查结果,成为政府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胥铁路”修筑的背景是什么?铁路上的“马拉火车”说明什么问题?
              (2)报纸作为大众传媒之一,有怎样的功能?试举三例加以说明。
              (3)对比材料一、二,你认为材料三中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说明什么问题?除了材料三中所说的功能外,互联网还有什么功能?结合你对互联网的了解或使用,说明互联网的特点和功能(两例即可)。
            • 4.

              1890年前后,一位居住在浙江余姚蒋村的小地主,从蒋村坐木船到宁波要花三天两夜,从宁波乘轮船到上海,路虽然远十倍,但一夜之间就到了。受此刺激,他后来让自己的儿子离开私塾到教会学校读书,学习西方制造。材料主要反映出(  )

              A.近代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B.上海与浙江等周边地区的交通非常发达
              C.西方工业品的输入影响民众生活习俗
              D.交通工具的进步推动人的思想观念转变
            • 5. 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  )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①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        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成果
              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实用技术          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 民国时期,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的主要因素是(  )
              A.铁路、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B.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C.汽车工业未形成完整体系
              D.轮船运输是当时的主要交通方式
            • 7. 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917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 8. 近代铁路修建对世界经济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5年时,欧洲人在非洲修建的铁路里程仅为760公里,1885年达到7030公里,1913年时,猛增到44309公里,其中英国修建的铁路长达27000公里。整个非洲大陆,通过密集的铁路网,被欧洲的殖民者牢牢控制着。
              --《罗得斯纵贯非洲的铁路梦)>(2014年12月22日《国际金融报》)
              (1)材料一中铁路建设的发展直接受益于哪两项技术的进步?
              (2)指出英国在非洲铁路修建中处于优势的历史条件。
                    材料二  如果没有铁路,英国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统治印度的。铁路传播了腺鼠疫。……铁路还导致了饥荒频频发生。由于交通工具的便利,人们把出售的谷物送往价格最昂贵的市场。他们变得目光短浅,因此饥荒的压力增加了。
              --甘地(1869-1948,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印度自治》(3)材料二认为铁路修建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三  铁路帮助欧洲人将统治强加于非洲内地,但他们也传播了其他东西:不仅有花生和树胶的贸易,而且有西方医学知识。因为没有公共健康的改善,铁路将会传播痰病,增加流行病的危险。                    
               --[英]尼尔•弗格森《文明》(2011年版)(4)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指出导致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
            • 9.

              飞机使人类进入航空时代,火箭使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中国进入民航事业和航天时代分别始于20世纪的

              A.20年代;70年代
              B.20年代;80年代
              C.30年代;80年代
              D.50年代;70年代
            • 10.

              某年12月23日,英国人乔治给远在纽约的妈妈拍了一封电报,电文汉语大意如下图。根据电文判断,这可能是

              A.1753年
              B.1849年
              C.1876年
              D.1918年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