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 2.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可能包括(   )
              A.蒸汽机B.火车C.汽车D.轮船
            • 3.
              “他如学校建而智士日多,议院立而下情可达,其制造、军旅、水师诸大端,皆其末焉者也”。这一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
              A.封建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 4.
              “师夷长技以制夷”与“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根本目的完全不同;②思想向实践转化的程度不同;
              ③提出者的阶级立场完全不同;④影响不同;
              A.①②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 5.
              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之“新”的主要含义是
              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
              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 6.
              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此后,他们开始睁眼看世界,不断向西方学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面对鸦片战争后的国内形势,图中所示著作明确提出了什么主张?(1分)这一主张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1分)

              (2)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这句话表达了洋务运动“              ,               ”的指导思想。(2分)
              (3)梁启超说:“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主张?(2分)
              (4)“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上文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指什么?(2分)“拥护德先生”“拥护赛先生”在当时的思想领域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5)依据上述材料,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的变化。(3分)
            • 7.
              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不断涌入,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国入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
              B.先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对落后的封建文化的冲击
              C.中国人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抵御外国侵略
              D.中国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发展资本主义
            • 8.
              19世纪四五十年代,许多中国人在诗文中将西方人称为“夷”。过了二三十年,这些人的诗文再版发行时,“夷”都改为“洋”了。这个变化反映了
              A.中国社会普遍接受了西方文化中的平等观念
              B.中国知识界已经意识到了西方对中国的优势
              C.“西学”通过洋务运动已成中国思想界主流
              D.中西之间已经实现了相互的尊重与和平共处
            • 9.
              洋务派官员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下列各项对洋务派的主张理解不正确的是
              A.提倡学习西方科技B.“中体西用”C.不变革封建制度D.君主立宪
            • 10.
              与“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这一观点不同的是
              A.“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
              B.“早一日变计,早一日转机”
              C.“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
              D.“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