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戊戌变法时期,有这样一首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腿跟形式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放足
              C.废除跪拜礼
              D、改变丧葬制
            • 2.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天方教之事天,同于儒之事上帝,而袭取释教礼拜斋戒、持诵施舍、因果浅近之说以佐之,大旨亦无恶于世教”。其中的“天方教”是指
              [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儒教
              D.基督教
            • 3. 林则徐被称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能够说明这一点的依据不包括 
              [     ]

              A.在广东主持禁烟期间,设立译馆,翻译“夷书”
              B.组织编译《各国律例》为抗英斗争服务
              C.编译的《四洲志》,比较系统地介绍了世界30多个国家的地理分布及历史变迁概况
              D.领导虎门销烟,打击英国侵略者
            • 4.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这种思想最早提出来的是 
              [     ]

              A.魏源《海国图志》
              B.洪仁玕《资政新篇》
              C.张之洞《中体西用论》
              D.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 5. 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有识之士,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其主张是:
              [     ]

              A.中学其本也,学习之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B.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C.以忠信为甲胄,礼仪为干橹
              D.请执卢梭诸大哲之宝幡,以招展于我神州土
            • 6. 下图是中国第一批赴美留幼童,据此判断,这件事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     ]

              A.洋务运动期间
              B.辛亥革命期间
              C.国民革命时期
              D.清朝新政期间
            • 7. 近代中国的“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由照抄照搬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下面能分别体现这两个步骤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B.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 8.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与顽固派之间的根本分歧在于: 
              [     ]

              A.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 9. 以下关于“中体西用”思想的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对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具有指导作用
              B.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中国传统政治和思想
              C.张之洞是这一思想的集中反映者
              D.其在中国近代未起任何进步作用
            • 10. 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战胜了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

              [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0/40

            进入组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