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优班--学霸训练营 > 知识点挑题
全部资源
          排序:
          最新 浏览

          50条信息

            • 1. 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 2.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 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
            • 3. 1912年9月8日《申报》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对此理解较为准确的是 
              [     ]

              A.20世纪初中国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B.辛亥革命导致中国人着装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
              C.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转型加剧,从穿着打扮可见一斑
              D.中国服饰最流行的是西装和中山装,其他服饰不受欢迎
            • 4.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正确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外来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B.中国人不适宜着西装 
              C.传统服饰仍有生命力
              D.中国服饰西方化
            • 5. 下图为近代“帽业专家”盛锡福帽店的产品商标。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 6. 1920年《新妇女》载文指出:“父母之命这句话固然视为天经地义不可改易的,但是我们现在做父母的应该要晓得,这几千年来的礼教风俗到了今天决计行不通!……做父母的应该要明白些现在世界的大势!闭关自守,做不到了;农业经济组织下的状态,保不住了。”材料主要反映了
              [     ]

              A.传统婚姻观念的动摇                
              B.封建礼教彻底崩溃
              C.西方新式婚姻观在我国确立          
              D.妇女运动的蓬勃发展
            • 7. 2007年12月,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向世人展示了一份特殊的“告示”。它属于国家一级文物,长102.3厘米,宽58.2厘米。内容为毛笔书写:“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据此判断,此则“告示”在中国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

              A.19世纪中期
              B.20世纪初期
              C.20世纪中期
              D.21世纪初期
            • 8. 戊戌变法期间,有人作诗:“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此诗主要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反清革命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倡导婚姻自由
            • 9. 20世纪初,一场“咸与维新”的“剪辫风”旋即扫荡武汉这座中南重镇。热情最高昂的学生军,“人人手执一柄剪刀”,过路者凡有发辫,统统剪子伺候。这主要是由于
              [     ]

              A.外国教会的组织
              B.留美幼童与学监斗争的影响
              C.“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
              D.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行
            • 10.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中说:“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一日有20余万人剪掉辫子。……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断发易服”是“民族革命”的外在体现
              B.断发与留辫是反清与保清的根本分歧
              C.当时广东省的反封建斗争最为彻底
              D.社会习俗变迁是政治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0/40

            进入组卷